在清朝漫长的历史之中,有许多令人称道的皇帝。当然也还有一个临朝称制的慈禧太后。慈禧一生中一共发动了三次政变,每一次政变都将她的权力推向巅峰,在政变的过程中慈禧展现出来的魄力和强势以及聪慧无疑都是值得称道的。慈禧在历史中颇受诟病,但仔细研究她的一生,却也是有很多可取之处。
慈禧一生中,是如何通过三次政变,让自己成为清朝最高统治者的?

慈禧

慈禧开始夺权的第一步,往往都是利用,而这利用,不是他的丈夫,就是他的儿子。

在咸丰帝病死后,慈禧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登基成为同治皇帝。但是这个时候的同治皇帝还很年幼,所以咸丰皇帝就安排了“顾命八大臣”,同时又给了自己的皇后和儿子两枚刻着“御赏”和“同道堂”代表皇权的印章。这两枚印章代表着摄政王一般的地位与作用。

也就是说皇帝的一切诏令都需要同时盖上这两枚印章才能生效,类似于三权分立的一种钳制。然后这也成为了一根历史的导火索。也成为后来人们怀疑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害死的根本原因。

在最初这个印章慈禧是没有份的,但是因为皇帝还小,所以就暂且由慈禧管理,所以当时的政治格局就形成了顾命八大臣和两宫太后之间的相互牵制。

可是这个朝政大权主要还是掌握在顾命八大臣手中,这时候慈禧就慢慢地表现出她的权力野心了,她试图垂帘听政,也可以称之为临朝称制。她最开始想的办法是让御史董元醇上一道奏章,意思就是皇帝还小,希望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一生中,是如何通过三次政变,让自己成为清朝最高统治者的?

慈禧太后

可是也是这个建议太明显,遭到顾命八大臣的坚决反对。慈禧一看顾命八大臣是打算抓着手中的权力不准备放开,于是就开始拉拢了慈安太后,希望她能够和自己一起同心协力,而这一致对外的行为也得到了慈安太后的支持。

另外,她还又找到一个最重要的帮手,恭亲王奕䜣。他是咸丰的弟弟,非常有才干,但是却经常遭受咸丰皇帝的猜忌和疏远。此外在政治上也受到肃顺等人的排斥,包括军机大臣文祥。

所以这些潜在的政治矛盾让慈禧很顺利的拉拢到了自己的政治盟友,同时又给醇郡王奕譞争取到京师的卫戍权,此外恭亲王奕䜣还争取到了掌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和僧格林沁等人的支持。

当咸丰皇帝的灵驾从热河离开返回北京时,慈禧、慈安等人就抢先一步回到北京。在那里,他们先发制人发布了关于顾命八大臣的种种罪行的谕旨,随即命令醇郡王奕譞等人抓捕这些人,到这里,政变已经开始了。
慈禧一生中,是如何通过三次政变,让自己成为清朝最高统治者的?

慈禧太后

一场风暴来临,十分快,也十分迅速。因为慈禧和慈安有着充足的准备,那么结果就是顾命八大臣全部下马。

就这样,一场政变就这么完美的落幕,这一年慈禧二十六岁,慈安二十五岁,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里,慈禧就以她的果断和魄力一跃成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尤其在慈安病逝后,慈禧又第发动了第二次政变“甲申易枢”将恭亲王奕䜣等人逐出军机处。

从此,慈禧真正就大权在握,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她的权力了,直到光绪发起百日维新时,让她感受到威胁,于是就有了第三次政变“戊戌政变”。

变法运动不仅失败,连光绪自己都被软禁起来,为了自己的利益慈禧断送了整个帝国的未来,但无疑她所表现出来的政治能力是十分优秀的。

当然,要说她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那肯定是没有,她的能力就是善于平衡政治权力的平衡,而且始终率先出击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会让自己落入被动的局面。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慈禧也输了,她输掉了整个大清国和爱新觉罗家族的未来。

所以慈禧这一生,只能说精于宫廷斗争,但对于民族和治理国家,却还差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