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 #国家共济日# #南京大屠杀# #抗日老兵的故事#

蒋介石和晋城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在本土增援关东军和朝鲜大举增援华北驻军。8月31日,以中国朱屯军为基地,成立了华北方面军。同时新编辑了7个师。到1937年底,日本陆军共编制为24个师(17个常设团7个新编师)。随着淞沪会战的紧张,华北日军转战华中战场。蒋介石、帕肯豪森和晋城“东来诱杀兵”战略成功,入侵日军主力,进入了对中国更有利的华中、华东战争。日本的战略失误对中日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根据日本的权威史料,由七七事变后中国驻屯军和新成立的华北方面军编制。另外还包括3个新编师的战斗序列。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抗战诈骗

英勇抵抗七七事变的第29军战士

第一,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决定大举增兵华北

1937年2月20日,日本外务省制定了《第三次处理华北问题纲要》,宣布“必须对南京政权采取措施”。4月中旬又召开了外务、队长、陆军、海军四相会议,决定侵犯中国华北。6月,关东军参谋长多佐希代基威胁说:“以对苏联作战的军事观点来判断中国目前的状况,如果我们允许使用武力,首先要对南京政府进行打击。”

1937年6月19日,苏联占领了靠近“伪满洲国”边境的马恩岛。30日,日本关东军攻击了苏联军队。7月初,苏联军队撤出。这使日本大本营做出了苏联至少不能在1937年内进攻日本的判断。日本内阁的全面扩大派最终取得了优势,抛出了“三四个月内可以结束”的狂言(即“三个月亡国”,实际上是强迫国民政府投降)。华北成为日本的主要侵略目标。(1)

虽然在1937年7月以前国民政府的战争指南中确定了"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对日作战的准备工作直到1938年底才完成。(2)因此,1937年7月1日,蒋介石日记云:中写道:“我长大了,我就舒服了。”“中国自强的意义和责任必须有笔战之心。”而且可以免于战争。要不战而获,达到收复失地的目的。”由此可见,蒋介石考虑的重点不是对日战争和和解,而是如何改变对日被动局面。但是,如果要反对妥协让步,就必须确保主权。想找回失去的土地。蒋介石拒绝让步,以“平津”为最后底线,注定无法避免中日全面战争。是(3)。

1937年7月7日晚10时40分左右,丰台朱屯军第一团第三营第八营在万平县以北地区进行夜间军事演习时,连长Kiyomizzirang突然自称听到了几次步枪射击声,集合点名时发现又少了一名名叫志村国志郎的士兵。日军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武断判定第29军开枪,并诬告所谓失踪士兵已被威胁进入宛平城,企图闯入县城进行搜查。

驻扎在宛平省的第29军第37师第219团长吉成文说:“直到深夜,日军入城引起地方不安,我方官兵正在睡觉,枪声不是我发的,而是当场拒绝了。”失踪的士兵在20分钟后重返平安,但日军仍然无理地进城要求搜查。1937年7月8日凌晨1时左右,中国驻屯军司令部制定了当天凌晨3时紧急发生事故的《宣传计划》,由驻屯军主任参谋起草。第二天早上5点,日本谈判代表进城不到5分钟,日军就以猛烈的炮火轰炸了万平县,占领了万平东北的沙丘。国军219团长吉成文再也无法忍受,下令反击。卢沟桥事变爆发。(4)

7月11日,日本内阁制造了“不扩大局面,坚持就地解决的方针,不抛弃和平谈判的愿望”的假象。首先希望“不战而胜”,美达想发动“局部战争”,夺取平津,控制华北。与此同时,开始继续向平津地区派兵,当天在日本五常会议上决定“火速出动关东军和朝鲜军准备的部队5个师,目前以3个师和18个飞行中队迅速派往华北,加强“中国驻军”。同一天,日本政府公布了第《关于向华增兵的政府声明》号和第56,57号临参名。

这时,“中国驻屯军”组成旅(2个团),总兵力为5774人,但拥有炮兵、骑兵1个团和1个战队的队伍。分为北平、通县、天津、塘沽、唐山、秦皇岛、山海关等要地。第二十九军有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第一百三十二、第一百四十三步兵师、第九骑兵师、特务旅一个、地方保安部队一个,总兵力在十万左右,虽然中华力量和空军不如日军,但兵力占绝对优势。遗憾的是,在七七事变初期。第29军由于顽强抵抗,一度占据优势。但是以宋哲元为首的监察当局随后开始对日全面妥协。以优势兵力包围中国驻军,错过了歼灭的好机会。为日军增兵华北创造了时间。中国驻军编制顺序如下。

中国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史中将

参谋长桥本军少将

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长江边正三少将。

中国驻屯郡第一团团长莫达古炎也管辖大佐。

中国朱屯郡第二团团长于伟古代组。

中国驻屯军炮兵联队长铃木很高。

中国驻屯军骑兵联队 联队长野田钦一大佐

中国驻屯军战车队 队长福田峰雄大佐

另辖工兵队,宪兵队,通信队,屯军医院和仓库等。(5)

蒋介石与宋哲元

二,七七事变后中国驻屯军编制和作战序列

1937年7月11日,日本大本营首先令关东军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编入中国驻屯军,该部于16日推进至密云。8月16日编入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另调关东军的独立混成第11旅团编入中国驻屯军,7月20日抵达北平高丽营,8月中旬也编入关东军察哈尔兵团。(6)复旦大学历史系日本史组编译:《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第240页。

其中独立混成第11旅团,辖独立野炮兵,山炮兵各1个联队。重火力大幅增强。而独立混成第1旅团,虽只辖1个步兵联队,1个野炮兵大队,但辖1个战车大队,机动性强。第1,第11独立混成旅团编制如下:

独立混成第1旅团长 酒井镐次少将

辖独立步兵第1联队 联队长长谷川美代次大佐

独立野炮兵第1大队 大队长中岛继三中佐

独立工兵第1中队 中队长吉富敏男少佐

战车第4大队 村井俊雄大佐

独立混成第11旅团长 铃木重康中将

独立步兵第11联队 联队长麦仓俊三郎大佐

独立步兵第12联队 联队长奈良晃大佐

独立骑兵第11中队 中队长森泽虎龟少佐

独立野炮兵第11联队 联队长入江莞尔大佐

独立山炮兵第12联队 联队长塚本善太郎中佐

独立工兵第11中队 中队长村上润大尉

独立辎重兵第11中队 中队长小出龙勇少佐

1937年7月11日,日本大本营又将朝鲜军第20师团编入中国驻屯军。16日由朝鲜出发,19日抵达天津唐山地区及山海关一线,此时中国驻屯军总兵力达10万,第29军失去兵力优势,日军对平,津形成包围态势。另在7月15日,编成第2飞行集团和临时航空兵团,8月8日先编入日本关东军,后调派中国驻屯军。

值得注意的是,临时航空兵团辖1个飞行团,7个飞行大队,4个独立飞行中队。总兵力超过同时编成的第2飞行集团2个飞行联队+1个飞行大队编制。应为临时的加强飞行集团作战单位,而且直到8月8日(7月31日平津即已沦陷)才编入中国驻屯军,显然是为全面扩大华北战事而编成。第20师团,第2飞行集团和临时航空兵团编制如下:

第20师团长 川岸文三郎中将

参谋长 杵村久藏大佐

辖步兵第39旅团 旅团长高木义人少将

步兵第77联队 联队长鲤登行一大佐

步兵第78联队 联队长小林恒一大佐

步兵第40旅团 旅团长山下奉文少将

步兵第79联队 联队长森本伊市郎大佐

步兵第78联队 联队长铃木谦二大佐

骑兵第28联队 联队长冈崎正一中佐

野炮兵第26联队 联队长细川忠康大佐

工兵第20联队 联队长南部薰大佐

辎重兵第20联队 联队长加藤雄大佐

第2飞行集团长 安藤三郎少将

集成飞行团长 上条直大佐

辖飞行第12联队 联队长坂口芳太郎大佐

飞行第15联队 联队长上条直大佐

飞行第16联队第2大队 大队长三轮宽大佐

临时航空兵团长 德川好敏中将

参谋长 今泽捨次郎大佐

辖第1飞行团 团长仪峨彻二少将

飞行第1大队 大队长柴田信一大佐

飞行第2大队 大队长近藤三郎少佐

飞行第3大队 大队长栗山信太郎大佐

飞行第5大队 大队长园田贤一大佐

飞行第6大队 大队长岛田隆一大佐

飞行第8大队 大队长佐佐诚大佐

飞行第9大队 大队长中富秀夫大佐

独立飞行第3中队 中队长谷岛亨大尉

独立飞行第4中队 中队长神崎清大尉

独立飞行第6中队 中队长押目音治郎大尉

独立飞行第9中队 中队长铃木五郎大尉

飞行场勤务第1,第2中队

第二野战航空厂

另辖第1师团第9,第10野战高射炮队

兵站汽车第1中队,无线电信第8,第9小队。

三,华北方面军成立后的编制和作战序列

1937年7月25日,日军发平,津发起全线进攻。7月30日,北平沦陷,31日天津陷落。但日军仍全面扩大华北战事。8月1日,由关东军第1师团一部组织第2混成旅团(7月29日编成),进驻天津以南地区,配属中国驻屯军;8月12日编入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准备继续向华北腹地挺进。该旅团为2个联队+1个大队编制,但野炮兵只有1个大队,骑兵,工兵只有1个中队。第2混成旅团编制如下:

第2混成旅团长 本政多才少将(原旅团长关龟治8月1日改任它职)

辖步兵第1联队 联队长十川次郎大佐

步兵第3联队长 联队长汤浅政雄大佐

步兵第57联队第3大队 大队长朝生平四郎少佐

骑兵第1联队第2中队

野炮兵第1联队第4大队

工兵联第1联队第1中队

1937年7月27日,日本本土调第5,第6,第10师团编入中国驻屯军,8月抵达中国。7月29日,关东军又以第3独立守备队编成堤支队,8月12日编入关东军察哈尔兵团。8月17日,关东军再调一部编成混成第15旅团亦在8月到达华北,8月17日编入察哈尔兵团。另外编成大泉支队,但具体出处及编制不详,从支队长大泉基军衔为少佐上,笔者推断应为大队编制。可能也从关东军抽调,该支队于8月中旬编入关东军察哈尔兵团。

值得注意的是,混成第15旅团虽只有2个步兵联队编制,但配备骑兵,野炮兵,工兵,辎重兵各1个联队。而堤支队,实际只辖2个步兵中队,但有大队才配备的1个机关枪中队,步兵炮1个中队,另有装甲汽车1个中队,在火力和机动性弥补了兵力不足的问题。以上各部编制如下:

第5师团长 板垣征四郎中将

参谋长 西村利温大佐

辖步兵第9旅团 旅团长国崎登少佐

步兵第11联队 联队长长野祐一郎大佐

步兵第41联队 联队长山田铁二郎大佐

步兵第21旅团 旅团长三浦敏事少将

步兵第21联队 联队长粟饭原秀大佐

步兵第42联队 联队长大场四平大佐

骑兵第5联队 联队长小堀是繁大佐

野炮兵第5联队 联队长武田馨大佐

工兵第5联队 联队长和田孝次中佐

辎重兵第5联队 联队长新庄淳中佐

第6师团长 谷寿夫中将

参谋长 下野一霍大佐

辖步兵第11旅团 旅团长坂井德太郎少将

步兵第13联队 联队长冈本保之大佐

步兵第17联队 联队长长谷川正宪大佐

步兵第36旅团 旅团长牛岛满少将

步兵第23联队 联队长冈本镇臣大佐

步兵第45联队 联队长神田正种大佐

骑兵第6联队 联队长猪木近太大佐

野炮兵第6联队 联队长藤村谦中佐

工兵第6联队 联队长中村诚一大佐

辎重兵第6联队 联队长川真田国卫大佐

第10师团长 矶谷廉介中将

参谋长 梅村笃郎大佐

辖步兵第8旅团 旅团长长濑武平少将

步兵第39联队 联队长沼田多稼藏大佐

步兵第40联队 联队长长野义雄大佐

步兵第33旅团 旅团长田鸠荣次郎少将

步兵第10联队 联队长赤柴八重藏大佐

步兵第63联队 联队长福荣真平大佐

骑兵第10联队 联队长桑田贞三中佐

野炮兵第10联队 联队长谷口春治中佐

工兵第10联队 联队长须麿学之大佐

辎重兵第10联队 联队长前野四郎大佐

堤支队长 堤不夹贵中佐

辖步兵2个中队,机关枪1个中队,步兵炮1个中队,装甲汽车1个中队

大泉支队长大泉基少佐(无编制史料)

混成第15旅团长 篠原诚一郎少将

辖步兵第16联队 联队长后藤十郎大佐

步兵第36联队 联队长猪鹿仓徹郎大佐

骑兵第2联队 联队长本多武男中佐

野炮兵第2联队 联队长高桥确郎大佐

工兵第2联队 联队长伊藤精大佐

辎重兵第2联队 联队长干叶松太郎少佐

1937年8月31日,日本大本营命令以中国驻屯军为基干编成华北方面军,另从本土调派第14,1 16师团,新编第108,109师团;编成第1,2两个军。其司令部先驻天津,翌年移驻北平。具体编制如下:

华北方面军

方面军司令官 寺内寿一大将

参谋长 冈部直三郎少将

第一军

军司令官 香月清司中将

参谋长 桥本群少将

辖第6师团 师团长谷寿夫中将

步兵第11旅团 旅团长坂井德太郎少将

步兵第36旅团 旅团长牛岛满少将

第14师团 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中将

步兵第27旅团 旅团长馆余重返猛鬼屋少将

步兵第28旅团 旅团长酒井隆少将

第20师团 师团长川岸文三郎中将

步兵第39旅团 旅团长高木义人少将

步兵第40旅团 旅团长上月良夫少将

野战重炮兵第1,第2旅团

第1军通信队

第二军

军司令官 西尾寿造中将

参谋长 铃木率道少将

辖第10师团 师团长矶谷廉介中将

步兵第8旅团 旅团长长濑武平少将

步兵第33旅团 旅团长田鸠荣次郎少将

第16师团 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

步兵第19旅团 旅团长草场辰已少将

步兵第30旅团 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少将

第108师团 师团长下元熊弥中将

步兵第25旅团 旅团长中野直三少将

步兵第104旅团 旅团长苫米地四楼少将

野战重炮兵第六旅团

第二军通信队

方面军直辖部队

第5师团 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

步兵第9旅团 旅团长国崎登少将

步兵第21旅团 旅团长坂本顺少将

第109师团 师团长山冈重厚中将

步兵第31旅团 旅团长谷藤长英少将

步兵第118旅团 旅团长本川省三少将

中国驻屯混成旅团 旅团长山下奉文少将(日后的“马来亚之虎”)

临时航空兵团 兵团长德川好敏中将

华北方面军直属防空部队

华北方面军直属通信队,铁道队,兵站部队,中国驻屯宪兵队。

此时华北方面军总兵力约37万人,特别注意的是辖3个重炮旅团(即第1,2,6重炮旅团),七七事变前日本陆军总共只有5个重炮旅团。该方面军组成后,即以平,津为出发地,以平汉路为突击方向,一部沿津浦路,关东军察哈乐派遣兵团沿平绥路,采取两翼迂回战术,同时展开战略总进攻。(6)

时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大将

四,华北方面军南调和新编师团编制

1937年10月20日,因淞沪会战国军极为勇猛的抵抗。华北方面军直辖第5师团第9旅团组成国崎支队和第1军第6师团,第2军野战重炮第6旅团分别配属和转隶第10军(另辖新编第18,第114师团和独立山炮第2联队,第1,第2后备步兵团等部队),准备杭州湾登陆作战。10月30日,华北方面军第2军第16师团又转隶上海派遣军。至此,蒋介石“诱敌东来”战略达成。华北战场国军作战压力大幅减轻,中国战场中心转向华中战场。

与此同时,随着日本侵华战争不断扩大,原17个常设师团已无法满足作战需要。故相继新编7个师团,即第13,第18,第26,第101,第108,第109,第114师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26师团由原隶属关东军的独立混成第11旅团等部改编而成,辖1个步兵团+3个联队,还配备搜索队。其中3个新编师团编制如下:

第26师团长 后宫淳中将

参谋长 白银重二中佐

辖第26步兵团 团长黑田重德少将

独立步兵第11联队 联队长干田贞雄大佐

独立步兵第12联队 联队长原口启之助大佐

独立步兵第13联队 联队长久野村桃础大佐

搜索队 队长岩田文三大佐

工兵第26联队 吉冈善四郎中佐

辎重兵第26联队 椎桥侃二中佐

独立山炮兵第12联队 塚本善太郎中佐

第18师团长 牛岛贞雄中将

参谋长 小藤惠大佐

下辖第23旅团 旅团长小野龟甫少将

第55联队 联队长野副昌德大佐

第56联队 联队长藤山三郎中佐

第35旅团 旅团长平冢省三少将

第116联队 联队长片冈角次中佐

第124联队 联队长小界芳松中佐

骑兵第22大队 大队长小池昌次中佐

野炮兵第12联队 联队长浅野末吉中佐

工兵第12联队 联队长井泽新大佐

辎重兵第12联队 联队长川内益实大佐

第114师团长 末松茂治中将

参谋长 矶田三郎大佐

下辖第127旅团 旅团长秋山充三郎少将

第102联队 联队长千叶小太郎大佐

第66联队 联队长山田常太中佐

第128旅团 旅团长奥保夫少将

第115联队 联队长矢崎节三中佐

第150联队 联队长山本重省中佐

辖骑兵第18大队 大队长天城干七郎少佐

野炮兵第120联队 联队长大冢升中佐

工兵第114联队 联队长野口胜之助少佐

辎重兵第114联队 联队长中岛秀次少佐

至1937年底,日本陆军增至24个步兵师团(17个常设师团,7个新编师团),投入中国战场的就有21个师团,占其师团总数的87.5%。其中华北7个师团,华中9个师团,东北5个师团。朝鲜1个师团,日本国内2个师团。

1937年12月底,华北方面军第2军攻陷济南后,军司令部移驻该地后,又分兵一部在海军配合下于翌年1月攻陷青岛。同月4日,第5师团第9旅团(参与淞沪会战的国崎支队)归建;15日,第16师团从华中方面军调回华北战场,成为华北方面军的直属部队。(7)

五,史料来源

(1)秦郁彦《中日战争史》河出书房新社1972年再版第351页

(2)何应钦编著《八年抗战之经过》,中国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版第34-36页

(3)《蒋介石日记》手稿本,1937年7月1日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张自忠,冯治安,秦德纯致何应钦电》1937年7月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史会档案

(5)李惠,李昌华,岳思平编《侵华日军序列沿革》,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31-32页

(6)李惠,李昌华,岳思平编《侵华日军序列沿革》,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33-38页

(7)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大本营陆军部》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