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保险事故车辆拆卸、黑色损坏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定损中心,集事故确认和责任、车辆拆卸检查、定损、赔偿等功能于一体。

厦门银保监局指导辖内保险业在全国率先上线“道路风险地图”系统,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道路交通亡人事故专项整治、优化道路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我市保险机构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共同推出双盲风控系统,提前预警司机及行人,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我市保险机构推出的“智能水浸预警系统”,可以监测路面、地下车库水位,精准定位,并将信息共享给有关部门,减少因台风暴雨带来的社会损失。

我市保险业会同交警部门推进“两站两员”建设,在岛外交通要道建设了20个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

今年,厦门正式上线了车险信息平台理赔实名认证服务项目,进一步保护被保险人和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文/本报记者 严明君

图/厦门银保监局 厦门市保险行业协会 提供

近日,记者从厦门银保监局获悉,今年1-10月,厦门车险保费收入4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8%,行业减费让利效果明显。

自2020年9月19日银保监会《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施行以来,厦门银保监局以消费者为中心,围绕“降价、增保、提质”改革方向,指导辖内财险公司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推动我市车险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切实提升保险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车险价格明显降低。据了解,2021年1-10月,厦门商业车险单均保费2914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67元,降幅11.1%,累计为消费者节省支出约4亿元,惠及107万名车主。商业车险平均无赔款优待系数从0.74降至0.72,低风险车主享受到更大优惠,保费结构更加合理。

车险价格降低的同时,保障水平正不断提升。目前我市交强险保额统一提高到20万元,商业三责险平均保额由去年同期的151万元大幅提高到212万元,平均保额比全国高出32.1%。保险责任进一步扩展,多项附加险纳入主险责任范围。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商业险投保率97.3%,比全国高出13.9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我市车险理赔服务更加完善,车险综合赔付率同比上升11.7个百分点,赔款支出同比增长9.1%;车险理赔时效大幅改善,小额案件平均出险支付周期13.9天,同比缩短26%。费用水平大幅下降,车险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市场竞争模式由费用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型,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多措并举 促进车险市场良性发展

近年来,厦门银保监局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系统创新、指导行业完善自律、参与交通安全治理等多方面举措,全力推动本地车险市场良性发展,为车险综合改革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持续加大监管力度

综合施策织密风险“安全网”

厦门银保监局严格落实银保监会有关部署,持续强化对辖内车险市场的监管。

一方面,该局充分考虑市场实际情况,结合各保险公司业务规模和业务结构,率先建立差异化回溯监管体系;对各保险公司费率执行情况持续开展监测,及时督促与备案水平发生明显偏离的公司予以改善,遏制恶性竞争,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信息披露,定期通报有关数据,消除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该局建立了季度费率回溯评估报告制度,跟进公司问题整改,并不断完善非现场监测指标体系,率先试用车险风险精准评价体系报表,防范风险积累。

另一方面,厦门银保监局深入开展车险专项检查,重点选取主要经营指标持续大幅异常的部分公司进行检查,督促各公司认真开展自查整改,持续规范车险经营。针对今年以来一些地区出现的营运车辆投保难问题,该局以召开会议、窗口指导、现场督导、现场调查等形式,持续加强营运车辆承保监管。

不断加强系统创新

实名理赔、规范理赔保护车主权益

厦门银保监局持续推进车险线上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

今年7月,厦门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正式上线了车险信息平台理赔实名认证服务项目。据悉,该服务可在车险理赔环节,通过平台对被保险人和赔款收款人信息进行核对,确保收款方身份真实,向被保险人和赔款收款人发送短信,及时主动告知事故车辆维修明细和人伤赔偿信息,保障保险消费者知情权,防范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伪造保险事故或人伤“黄牛”通过造假骗取保险赔款。对于收款人未通过认证或者消费者收到短信后出现异议的,保险公司可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查,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化解风险。

截至今年10月末,该服务在厦门实现了个人客户100%理赔实名认证,对赔款收款人/被保险人手机号认证7.2万笔,发送短信10.1万条,其中发送直赔人伤案件短信429条,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明白消费、放心理赔”。

此外,我市还率先上线了车险理赔定损清单数据拓展与服务项目,通过制定统一的理赔数据规范,促进车辆配件和维修工时标准化,维护消费者理赔合法权益。

指导行业完善自律

规范保险服务、治理“黄牛”骗保乱象

为了保障车险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厦门银保监局指导厦门市保险行业协会陆续出台了多个文件,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有针对性地规范保险服务、治理“黄牛”骗取保险赔款等乱象。

其中,厦门市保险行业协会出台了新版《车险理赔服务质量标准》,全面对接车险综合改革后新版车险条款和保障责任,规范车险理赔服务;发布《车险人伤案件风险管理工作指引》,打击人伤“黄牛”骗取保险赔款等行为,防范可能引发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等问题风险;印发《保险公司加强异地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从制度上进一步防止保险公司违规跨区域经营保险业务;发布《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赔款预付指引(试行)》,在全市推行机动车商业三责险赔款预付服务,确保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减少矛盾纠纷等。

此外,厦门市保险行业协会还依托车辆拆检定损中心创新设立追偿结算中心,规范保险公司车损险代位求偿案件的追偿结算机制,提升追偿效率和案件理赔时效,更好地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参与交通安全治理

警保联动、定损中心、“两站两员”显成效

近年来,厦门保险业围绕“保畅通”和“降事故”,积极参与交通安全治理。

其中,厦门保险业会同交警部门建立了厦门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与警保联动机制,率先试点视频远程定责定损,今年以来通过快处快赔处理交通事故3.5万件,有效缓解“小事故大堵车”;推动全国首创且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保险业基础设施——厦门市保险事故车辆拆检定损中心平稳运行,今年以来已累计拆检定损车辆13.9万辆次,实现定责定损理赔一站式服务,有效保障城市道路畅通。

不仅如此,在厦门银保监局指导下,我市保险业还投入大量资金人力会同交警部门推进“两站两员”建设,在岛外交通要道建设20个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累计劝导违章行为14.4万次,助力降低农村地区事故发生率;搭建车联网监控平台,接入试点营运货车3000余台,基于信息技术实时进行安全监控、动态跟踪、盲区监测和风险提醒,及时干预司机的危险驾驶行为,推动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在预防货车交通事故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亮点】

保险行业加快创新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科技赋能筑牢防控服务网:在车险综合改革背景下,我市保险机构发挥保险力量,积极运用前沿技术开展服务创新,通过联合交警部门共同推出双盲风控系统、引入物联网安全预警服务的“智能水浸预警系统”、围绕车主需求搭建一站式服务App,为有关部门、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

●商业三责险赔款预付服务:厦门银保监局指导辖内保险业在全市推行机动车商业三责险赔款预付服务。在厦门市行政区域道路上发生轻伤以上人身损害交通事故,当事人医疗费用超过交强险医疗或死亡伤残费用限额的,可申请商业三责险提前预付医疗费用或死亡伤残赔偿费用。

●厦门“道路风险地图”系统:厦门银保监局指导辖内保险业在全国率先上线“道路风险地图”系统,行业依托该系统对我市道路风险开展专题研究,形成厦门市2020年道路风险地图分析报告,精准识别高风险路段、总结人伤(人身伤害)事故发生规律等,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道路交通亡人事故专项整治、优化道路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小贴士】

车险服务提醒

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厦门银保监局提醒消费者:

1. 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应当选择具备车险业务经营资格的保险公司依法投保。为避免车险“脱保”而影响车辆运行,请在车险合同期满前,及时办理续保(投保);

2. 详细阅读保险条款,尤其关注“责任免除”条款,在投保单上亲自签字确认投保,并留下真实联系方式,以确保理赔和后续服务的便利。一旦联系方式更改,请及时通知保险公司;

3. 发生事故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建议亲自办理索赔手续,主动跟踪了解赔案处理情况和车辆维修情况。慎重选择修理厂和委托他人代办索赔手续,以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4. 注意防范人伤(人身伤害)“黄牛”通过低价买断交通事故伤者索赔权或包办索赔谋求不正当利益、骗取保险赔款的风险。注意甄别交通事故现场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身份,防范维修“黄牛”通过假冒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等方式误导消费者前往特定修理厂维修、导致事故损失扩大,甚至使用不合格产品代替原厂配件进行维修,影响车辆维修质量等问题。

消费维权渠道

在车险消费过程中,如遇到保险公司或业务人员拒绝或者拖延承保交强险、“捆绑销售”商业车险、理赔服务不及时不到位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直接向相关保险公司投诉反映;

2.拨打厦门市保险行业协会调解委员会咨询投诉热线5908359;

3.拨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

4.通过厦门市12345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反映;

5.有违法违规行为的,留存相关证据材料(录音录像)向监管部门举报。

来源: 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