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综合改革将于明天(9月19日)实施。广东省保险业协会今天(18日)举办了广东新闻通机会。

记者在通气会上了解到,此次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短期阶段性目标是“降价、增保、提质”。

“降价、增保、提质”

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降价主要体现在商业车险。《指导意见》将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使车险产品费率与风险水平更加匹配。同时根据实际风险情况,重新测算了商车险行业纯风险保费。两方面的因素都使消费者需要支付的保费金额总体有所下降。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到某台车支付的保费是增加还是减少,或者减少的程度有多大,则是各种因素总体影响的结果,比如车型、出险次数、以及保障程度的变化等。

增保在交强险、商业险方面都有明显体现。交强险方面,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商业险方面,三责险责任限额从5万-500万元档次,提升到10万-1000万元档次,可以满足更加多样性的风险保障需求。增加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等保险责任。

虽然保费降低,但保险企业表提供的服务质量并不会降低。产品条款方面,支持行业制定新能源车险、驾乘人员意外险、机动车延长保修险示范条款,探索在新能源汽车和具备条件的传统汽车中开发机动车里程保险(UBI)等创新产品。引导行业规范增值服务,制定包括代送检、道路救援、代驾服务、安全检测等增值服务的示范条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规范和丰富的车险保障服务。

无赔款优待系数赔付记录扩大到前3年

通过费率的奖优罚劣,引导车主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遵守交通法规,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发挥社会治理功能。在此次改革中,涉及交通事故的费率浮动系数进行了优化。商业险无赔款优待系数将考虑赔付记录的范围由前1年扩大到至少前3年,降低对偶然赔付消费者的费率上调幅度,奖优罚劣机制运用得更加合理。

中小财险公司压力增大

改革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对客户的风险判断出现较大偏差,希望通过“大水漫灌”式的费用投入实现保费“大跃进”“弯道超车”,其结果很可能是严重的经营亏损。改革后,中小公司面临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有些竞争力不强的公司经营会更加困难,改革将倒逼这些公司积极寻求转型,提升内功,努力走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坚持“小而美”,而不是片面追求“大而全”,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逐步壮大。

广东长期以来都是全国最大的车险市场,服务的车主超过2000万。今年1-8月,广东车险保费收入470亿元,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广州交通电台记者谢彩雯,通讯员曾斌报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