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投资》龙民

太平洋保险业务员涉嫌夸大保险产品的分红收益,旗下贷款产品强行出售高额保险。

近日,多名投保人投诉太平洋保险集团(601601.SH)旗下寿险公司推出的分红险与业务员宣传时承诺的收益相差甚远:合同上明确表示“红利分配不确定”,业务员却以“分红几十万”的高收益诱导客户投保。

另有投诉者称,通过太平洋保险集团旗下财产保险公司“太享贷”贷款却遭遇“套路”的经历,“太享贷”不仅搭售保险,还涉嫌暴力催收。

有业务员涉嫌夸大分红险收益

最近记者注意到,有投保人在黑猫投诉平台和微博等社交平台反映,其购买了太平洋人寿的分红型保险后因收益及退保问题与公司发生纠纷。

一位投保人向记者表示,自己于2017年在朋友推荐下为两个女儿购买了太平洋人寿营口支公司(以下简称“营口支公司”)的“金佑人生终身寿险(分红型)A款(2014版)”,并给小女儿附加了一份“宝宝安康”。直到2020年12月,才发现保险合同内容与业务员当时介绍的严重不符。“当时业务员承诺等孩子退休时能取出几十万,之后才发现所谓的分红只是保额分红,要折合成现金价值领取,实际上孩子退休时连本金都领不回来”,该投保人说。

随后,投保人再三要求退保,业务员承认自己并不知道分红还要折合成现金价值,“业务员称听保险公司介绍能领几十万分红,所以她自己买了很多份,觉得好便推荐给我买了。”之后,太平洋人寿营口支公司经过调查,发现业务员确实存在违规误导投保人的情况,但只同意退还百分之五十的保费。而投保人认为业务员隐瞒合同条款、夸大分红收益,经过多次协商,最终营口支公司才答应退还大部分保费。

除了“金佑人生终身寿险(分红型)A款(2014版)”,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金佑人生A2017版、2018版均有收到投保人投诉。目前,这几款分红型保险都已停售,太平洋人寿官方客服也表示金佑人生保单的红利领取方式为保额分红,所分配的分红用于提高保障金额,不能以现金的形式领取,且保险合同里明确表示“红利分配不确定”。至于为何会出现业务员夸大分红收益的情况,记者致函太平洋保险公司,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财经评论员赵欢向记者表示,分红险的收益来源于利率的波动和保险公司制定的预定死亡率、预定投资回报率和预定营运管理费用。保单“现金价值”又称“解约退还金”或“退保价值”,是指带有储蓄性质的人身保险单所具有的价值。保险人为履行合同责任通常提存责任准备金,如果中途退保,即以该保单的责任准备金作为给付解约的退还金。

此前,银保监会投保人权益保护局通报了2020年第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从总体排名来看,无论在财险或者人身保险方面太平洋保险都居于前列。具体来看,太平洋保险在财产类保险投诉量居第三,人身保险投诉量排第二。

贷款产品强制搭售保险

“太平洋‘太享贷’强制性捆绑销售保险,贷款5万分36期还款,到期总还款金额为13万多。活生生的套路贷!”黑猫投诉网站上,还有不少借款人曝光了自己遭遇的“套路”贷款。

一位借款人投诉称,自己通过太平洋财险推送的“太享贷”短信了解到贷款信息,2017年因创业需要在太平洋财险贷款了10万元用于周转。贷款金额总共分为36期,每期还款4780元左右,这其中包含了约2777.78元本金,利息302.22元和保险费1700元,因此仅缴纳保险费合计就要61200元。“当时急需资金,就立即办理了贷款”,这名借款人告诉记者,当时贷款的合同也不是由他本人签字,贷款合同也是一年半以后才收到。

不仅违规搭售保险产品,“太享贷”还涉嫌暴力催收。因疫情原因,前述消费者资金周转困难,至2020年11月底家中老人病危住院,导致还款逾期。2021年1月6日开始,太平洋财险越过他,获取了他家人联系方式,群发消息给其家人进行催款,告知贷款信息及所欠金额。

太平洋财险官网显示,贷款保险产品“太享贷”分为保单贷、车主贷、房主贷、房抵贷,以及精英贷等,保障期限在0.5-3年之间,利率最低可至0.78%/月。但官网宣传的内容明显与借款人所遭遇的实际情况不符,算上保险费用,实际贷款利率远远高于官网公示。与上述借款人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太享贷”的投诉约有120条,投诉的问题多为强制搭售保险和暴力催收。

早在2012年,《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在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

为了进一步促进保险业发展,2018年8月,银保监会发布了一则《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保险服务的通知》。该通知在关于大力加强互联网保险业务管理部分指出,不得违规捆绑销售,不得使用强制勾选、默认勾选等方式销售保险。

虽然监管明令禁止,但强制借贷搭售的行为仍难以禁绝。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向记者表示,“借贷搭售”可以降低银行风险,同时增加保险公司收费的方式,这中间还是利益的关联,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增加利润,所以即使监管层明令禁止,仍然会有这样的行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