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非正式就业的形式也越来越多,灵活就业者群体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灵活就业者人数已超过2亿人。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保?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参保其实并不难,一般只需要去当地的社保部门或者指定的银行代扣代缴部门办理即可,有的甚至可以在网上申办。一般拨打当地的12333或者政务服务热线都可以得到参保方式。

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的问题。

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按照国家规定可以自由选择缴费基数。各地会给出一定的缴费基数上下限,选择空间一般是从60%~300%,也有的地区是设立一定的档次,比如说60%、70%一直到300%的档次。

每一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人社部门都会予以公布,个别地方由于地方性政策或者阶段性政策的原因,也会有缴费基数低于60%的情况。比如说2021年北京市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是5360元至28221元。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上下限,是5644元至28221元。上海市的全口径社平工资为10338元,缴费基数上下限是5975元至31014元。

2022年缴费时,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也会根据2021年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来确定。不过需要各地新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一般不是1月份就公布实施,像今年很多地方是11月份才进行公布的,可能要补1~10月份的差额。像上海等一些地区是从7月1日开始使用新的社会平均工资,所以它的补差就是从7~10月份。

缴费档次,实际上是跟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的。有关社会平均工资的口径,各个地方的社保部门每年都会公布。按照缴费档次挂钩的话,每年社会平均工资公布以后,缴费基数都会提升的。

如果说某一地方,某年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是6500元,次年的60%档次会是3900元。上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提升为了7000元,缴费基数提升为4200元。

如果我们选择80%的缴费档次,当社会平均工资有5572元上涨至6000元时,缴费基数就会有以上的变化。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的比例。

参加社会保险就离不开缴费负担的问题,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职工本人承担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承担16%,而灵活就业人员则是通过自己承担全部社会保险费的方式参保的。

像是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全国多数地方都是按照20%的比例缴费,而少数地方像上海市按照24%的比例缴费。

像医疗保险各地方差距更大,因为医疗保险的缴费是各个地方统筹,各个地方的缴费比例等因素是不一样的。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的计算。

很多人知道养老保险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觉得企业缴费钱数多,因此养老金会更高,实际上这是理解错误,我们注重的是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平等。缴费基数相等,相同缴费的情况下养老金待遇才会一样。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形成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部分,主要跟社平工资、缴费年限和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相挂钩,缴费指数实际上是某一年的缴费基数和当年社平缴费基数的一个比值。跟社保缴费比例没有关系。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主要是跟个人账户的储蓄额和计发月数相关,储蓄额还是跟缴费基数相关的,跟缴费比例无关。

除此以外,每年养老金调整时,国家会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挂钩调整,分为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也跟缴费档次没有关系。

参保人去世以后,一样享受相同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待遇。

综合来看,参加灵活就业人员保险,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划算的保障。

国家考虑到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也会为其减轻负担。就业困难人员的灵活就业人员,还可以享受到3~5年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呢,可以去申请。另外,还有创业补贴等等待遇。大家可以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