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还没等退休就想知道退休养老金能拿到多少。事实上,一般来说,我们退休后,员工可以获得退休待遇核准表(或核准书,各地的称呼不同)。

退休待遇审批表上面会详详细细的告诉我们,养老保险缴费多长时间?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有多少?平均缴费指数是多少?最终养老金领多少?而且也会有养老金的计算过程和公式。

不过说实话,拿到退休待遇审批表,很多人也看不明白。因为我们的养老金待遇计发因素有很多,相对复杂。计算过程也不简单,都有其特殊含义。

一般来说,很多人拿到的退休待遇审批表上会出现三个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当然也有少部分地区会有其他待遇,这一般是地方性的特色待遇。比如深圳市的调节金、地方补助、过渡性补助、归侨补助费等等。像青岛市会有开放城市补贴、电费补贴、水价补贴、物价补贴、房屋补贴等等待遇。杭州市有固定价格补贴190元/月,每年春节、中秋、端午分别发放1200元、800元和800元的过节费,每年夏季6~9月份还发放每月130元的防暑降温饮料费。

三种养老金如何解析?

首先,过渡性养老金,是一种过渡性的待遇。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逐渐减少并消失。过渡性养老金待遇,主要指的是国家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而计发的一种待遇。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由各个省、市、自治区自行设定的全国没有统一。一般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过渡性系数1%~1.4%,各地有少许差距。

第二,基础养老金。实际上,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

计算基础养老金,要知道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

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现在有所变化了。2019年5月,我国为了降低企业缴费负担,现在全国统一使用各省市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但是养老金的计发基数,过去多数地方采用的是城镇非私营单位社会平均工资,没有统一规定。

城镇非私营单位社平工资和全口径社平工资相差不少。养老金计发的社平工资,要由城镇非私营社平工资逐渐过渡,因此现在都是有人社部门根据有关制度统一公布。

2021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目前全国各地并没有统一公布,现在使用的仍然是2020年的计发基数计算临时性养老金。不过,等公布以后,会重新进行理顺的,放心。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过去实际上是本人的平均缴费档次。不过由于前面所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的问题(缴费基数平均工资低、计发基数平均工资高),实际上我们缴费档次60%,计算出来的指数可能会比0.6低一些。

缴费年限相对简单,具体计算到月,每月转化为0.083年。不过,也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一般都是在退休待遇审批表上直接载明。

养老金的计发月数,目前是60岁139个月,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不过相应的计发月数已经十几年没有变化,按照十四五规划,将要进行修订完善。

养老保险的记账利率有些复杂,现在每年都是有人社部统一公布,每年都不相同,2016年以来是6%~8%。之前比较低。

如果说没有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话。按照现在的社平工资标准和计算模式,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养老金也就是900~1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