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10里远的中山路,不仅能穿过松江的老胡同袜子,还能照亮隔着河看的路——。

普照路的尽头,坐落着一栋造型别致的二层洋房,通体由红砖垒砌,久而久之,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小红楼”。

从外往里看,小红楼正门两旁各有一棵百余岁的罗汉松,遒劲的树干、繁茂的枝叶,犹如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穿过客厅,可见一条长廊,右侧连接起客房,左侧是通往二楼的棕色木质楼梯,楼梯扶手经过岁月打磨,透出光亮的色泽。

据了解,小红楼始建于1935年,当初主人还没来得及入住,抗日战争便爆发了,阴差阳错地成了日寇宪兵队总部。直到解放后,时属江苏省的松江地委在此办公。1959年松江划归上海后,小红楼又成了松江县委的所在地。根据时局的需要,小红楼陆陆续续被赋予了很多新的身份,让它一度成为松江的代名词。

著名女作家罗洪曾在长篇小说《春王正月》中有这样的描述:“北城门那条新兴的热闹街道的东边,有一所宽敞的三开间二层楼洋房,这房子在两排新建成的小石库门的住宅对面,再偏北几十步,就是直达上海的那条汽车道的起点,因此这所占地约有四五亩的西式屋子,在这小城市里是很受人注意的。尤其是那两扇宽阔的铁门,两盏新式图案的门灯,以及用泰山砖砌成的围墙,更使过路的乡人瞩目。”这里的“三开间二层洋房”指的正是小红楼,由此看出,当时的它实属风光无两。

作为松江县委接待中心,小红楼接待过很多尊贵的客人,宋庆龄便是其中一位。1955年6月6日,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宋庆龄到松江视察,便下榻于此,为这栋二层洋房增添了几分厚重感。

据《松江文史》记载,宋庆龄来松后,分别听取了中共松江地委副书记郭玉汉对全地区的农业合作、生产经济和文教卫生等工作情况介绍,中共松江县委副书记王海涛关于联民农业生产合作社和联盟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具体情况汇报。她听了汇报非常高兴,赞扬松江的工作有成绩,并亲切地说:“你们做了许许多多具体细致的工作,很辛苦了!”

视察活动在雨天也没有停止。宋庆龄着重视察了全国水稻丰产模范陈永康所在的城东区长溇乡联民农业生产合作社(今车墩镇打铁桥村的一部分),同陈永康,合作社干部顾伯林、陈少良,以及老年、青年、妇女社员们进行了座谈。

1955年6月10日,宋庆龄前往陈永康和社员们居住的汤洪浜做客,乡亲们考虑到雨后道路泥泞难行,便在水洼路窄地段铺上了稻草迎接。陈永康一家满心欢喜,把室内外打扫干净,又借来了两张八仙桌和条凳,作为接待室。其在县委党校学习的大儿子陈良才,也请假回来做接待工作。宋庆龄对陈永康家的简朴、整洁很感兴趣,并鼓励陈永康爱人要学习文化。最后,宋庆龄还到南埭访问了社员薛永林、费友财的家庭,她附在老年社员薛永林母亲的耳朵边问安问好,拉着妇女社员的手询这询那,俯身对着孩子、或抱着孩子逗玩逗笑……

就这样,宋庆龄在泥泞的阡陌上来回步行了5公里。临行时,她激励社员们说:“希望你们努力生产,争取更美好的生活,为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榜样。”

这段历史在《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一书中也有提及:“但靳三旺他们这班警卫人员清楚得很,长期颠沛艰苦的生活,已使老太太的身体每况愈下: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荨麻疹、麦粒肿等,在这两年中几乎折磨得她坐卧不安……每当靳三旺眼看着宋庆龄沿着农村田埂或土路高一脚、低一步地缓慢而又艰难地向前行进时,他真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宋庆龄的松江之行给松江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松江干部展示了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优良的作风,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来,宋庆龄视察松江,新华社、《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各大媒体均予以报道,客观上宣传了松江和陈永康在农业合作化方面的成果。尤其是同年7月23日,宋庆龄在全国人大作报告时,有关松江的篇幅超过四分之一,引起了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以及全体代表的重视。

宋庆龄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在全国人大这样重要的会议上,如此集中地介绍松江经验,在松江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也是继1949年10月毛泽东批示推广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验,要求全国各地“一律仿照办理”之后,又一次对松江经验高规格的宣传,客观上极大地提高了松江在全国的知名度。

从宋庆龄和毛泽东先后调研松江农业合作化,到2012年温家宝总理批示“松江的实践和经验值得重视”,再到今天松江家庭农场的创新发展,“松江大米”的出色表现,半个多世纪的风云激荡,记录了松江在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走过的曲折与辉煌。

如今,时过境迁,小红楼几经易主,周遭的环境也已改变,唯有枝繁叶茂的罗汉松,用一圈圈年轮记录着当下正在发生的故事。

■文 刘驰 ■图 刘驰

■栏目责编 陆佳

■栏目主编 周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