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21年的“余额”已经不到一月了。

保费下行,代理人清虚,惠民保普及,规范政策落地,新巨头兴起。……。2021年人身保险行业面临挑战和机遇。

财经网金融梳理了年内人身险行业的变化,发现诸多政策及行业变动都指向“保险回归保障本源”。

一方面,监管层下发多项文件,通过规范销售渠道、产品特征、销售公司资质等多个方面确保人身险在售产品质量及保障属性;另一方面,养老赛道蓬勃发展,各大城市惠民保接连上线,人身险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初具规模。

多政策“组合”出台 人身险改革深化

说到人身险改革,就不得不提近期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沸沸扬扬的“互联网人身险产品下架”事件。

近日,多款人身险产品在互联网渠道下架,其中既包括信泰人寿一类偿付能力不足的寿险公司,富邦财险一类在互联网销售万能险的财险公司,也包括小雨伞在内的多家保险经纪公司,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而这一切,都和不久前发布的互联网人身险新规有关。

10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今年2月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进行配套规范性文件的补充,明晰互联网人身险的经营主体资格、险种范围,及产品设计要求。

依照新规,在售的不合格人身险产品需要在12月31日前全部下架。

不止落实速度雷厉风行,这次互联网人身险新规的要求也堪称严苛:理财属性较强的风险产品需下架,“家底”不构“殷实”、无法确保偿付能力的企业所售产品需下架,违规宣传有误导风险的产品需下架……

新规落地后,人身险产品中投资属性较强的万能险、投连险、分红险等产品将被清出互联网渠道;约有10家公司无法继续在互联网平台经营人身险业务,70家险企无法继续在互联网平台经营十年期及以上的人身险业务。

财经网金融了解到,此前互联网渠道存在大量不当创新、销售误导、无序竞争等问题,既有不合规的公司利用互联网平台跨越地理局限的优势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也有优质企业与政府合作,利用网络平台对各地惠民保等普惠金融产品进行推广。

业内人士对财经网金融表示,整改的关键在于怎么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限制产品和公司资质,既是对互联网渠道的整改既是对网络销售渠道的规整,也是对人身险产品“保障”属性的回归。

不止如此,财经网金融了解到,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落地同时,银保监会还曾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万能型人身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理财属性较强的万能险的规范提上日程。

在新规意见稿中,监管层对万能险的产品设计做出了两项引导:一是要求,除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外,其他产品和附加险不得设计成万能型;二是要求,万能险的保险期限不得低于五年;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保险期限 20年及以上的万能险。

这意味着未来市场中万能险产品的理财属性或将淡化,保障属性得到提升。

不止如此,新规意见稿中,监管层还对万能险产品账户的收益及管理均作出严控,下调万能险中、高档演示利率保险公司的高档和中档演示结算利率;同时,监管层也对后期的宣传、销售等环节作出限制,要求险企不得使用“利息”“预期收益”等词语宣传产品,在销售环节,监管层要求企业明确告知投保人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之上的利益是不确定的,不得对不确定利益承诺保证。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发布的《意见稿》正式针对过往万能险行业中出现的“短钱长投”、“资产驱动负债”等行为以及保险产品设计上的“唯收益”倾向,是对“保险回归保障本源”思路在人身险领域的进一步延伸。

丰富产品供给 发展“普惠金融”

当然,改革的深化不止体现在“限制问题产品”上。

财经网金融注意到,在互联网人身险新规实施的一周之前,监管层曾经发布《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剑指人身险行业发展痛点,从政策层面鼓励保险公司设计更丰富的保障类产品。

“近年来,人身保险行业持续转型升级,产品数量不断增长,但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覆盖面不够广,风险保障功能尚未充分发挥,”银保监会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公开表示,“《意见》的内容一是多领域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二是有效提升人身保险产品供给能力。”

财经网金融梳理发现,年内人身险产品的扩容,主要体现在“普惠”及“养老”两个赛道。

与“普惠”相关的,是今年参保人数再度攀升的惠民保。

惠民保全称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以“低保费、低门槛、高保障”为亮点,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通常由政府指导、第三方保险公司根据每个城市情况承办定制、居民自愿参保,是一种典型的普惠性商业健康保险。

以北京地区的京惠保为例,其保障人群为北京市所有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无年龄限制,无等待期,对于住院医疗和特定高额药品的保障范围均为100万,赔付比例分别为100%和90%,而保费仅为每年79元。

2021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在合规展业、主体责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据2021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数据信息暨监管重点工作发布会披露,目前已有58家保险机构在27个省参与了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项目总参保人数超过7000万,远超去年全年的5700万。

财经网金融注意到,惠民保的“低门槛”或可惠及各城市中缺乏就业、养老、医疗保障的“灵活就业人员”——据统计,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左右。从事外卖骑手,滴滴司机、快递员等职业的工作者,因未与公司正式成立劳动关系,故无法购买职工社保,属“灵活就业人群”。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宋占军对财经网金融表示,虽然惠民保可能面临着综合服务能力不及覆盖群体需求的挑战,但它的低廉和低限制可以惠及此前“买不起”保险,和“买不了”保险的两类人,包括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是一种典型的普惠金融。

除“普惠”外,“养老”赛道在今年的人身险行业也格外火热。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占总人口比例18.7%,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3.5%,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正式提上日程。

6月,银保监会在浙江省和重庆市的6家人身险公司将开展为期一年的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试点公司的产品设计提出了“交费灵活、满足灵活就业人员、建立长期销售激励考核机制、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与养老、照护服务等衔接”四点内容要求。

8月,有“银行系”主导的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落地,以111.5亿的注册资金高调进入养老保险赛道,吸引多元资金进入养老金市场,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

不止如此,平安证券研报指出,近年来,保险公司还将各自的科技成果投入保险赛道,开发“互联网+养老”、“物业+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如广东省“U护”平台、天津市河西区“智慧养老平台”、重庆驿站社区形成系统的居家养老+智慧医疗方案、上海幸福 9 号网上购物、乌镇居家远程照护等。

据财经网金融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10余家保险机构投资47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上海、海南、江苏、广东、安徽等东部沿海以及中部的20个省市区,床位数达到8.4万个。

【作者:郑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