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据了解,该局极速落实社保“免减延缓”优惠政策,全省率先完成2月社保退费工作,2020年1-11月为企业减负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156.36亿元,延缴60.56亿元。

全省率先完成已缴社保费27.5亿元退款处理

2020年年初,疫情平稳之后,百业待兴,复工复产迫在眉睫。

“在国家政策出台后,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党和政府体谅企业面临的困难,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的初衷。”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孙宏伟说,当时中心领导班子迅速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担当,全力推动社保免减延缴政策迅速落地,最快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在政策出台当晚,我们马上暂停2月企业社保费划扣,并经‘绿色通道’快速完成市政府报批流程,确定在2月底完成所有已缴社保费企业的退费工作。”他说。

在推动社保退费过程中,面对空前的基金支付规模、空前的数据量以及空前的业务复杂程度,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利用时间差在中午开碰头会、在夜晚升级系统,开启7*24小时工作模式,夜以继日地抢赶工期,使需求确定、程序开发、资金调配、台账生成等每一个具体工作环节,都做到不停留、不过夜、不折不扣,确保了已缴社保费在2月底全部退回给企业账户。

东莞市人社局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克服数据量庞大、系统运行受限等困难,在短短十天内完成全市26.09万家企业2月已缴社保费共计27.5亿元的退款处理。

此外,在失业保险金待遇发放方面,东莞市人社局严格按照政策文件要求办理失业保险金发放,采取多种措施方便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待遇,引导失业人员通过“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广东人社”APP、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平台、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网上申办途径或社保经办机构服务窗口申请失业保险待遇。

统计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东莞发放1.96亿元失业补助金,保障失业群众基本生活。

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待遇发放不受影响

2020年,东莞市人社局全力落实企业延缴期间参保人社保待遇正常享受,不影响个人权益记录。指导定点医疗机构做好新冠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登记结算工作,为6家收治定点医院拨付3000万元周转金减轻医院垫付压力,确保患者“先治疗后结算”,参保患者医药费用零支付。

依据“数字化经办、零距离服务”思路,强化信息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持续开展“零跑动、零见面”服务提升行动,积极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高频业务“指尖办”。依托“东莞人社”小程序和“东莞社保”微信公众号,开通增减员、参保凭证下载、定期待遇资格认证等16大项社保高频服务事项“零跑动”办理和“零纸张”服务。

二是核心业务“网上办”。通过搭建东莞社保网上申报服务系统,对接广东政务服务网,推动120多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90%以上单位业务实现网上经办,对参保单位和个人提供7*24小时无间断、多元化的自助社保服务,将经办方式由“窗口办”转变为“网上办”。

三是窗口业务“自助办”。为解决传统窗口服务“费时费力”问题,整合系统数据共享能力,促进政务信息数据资源实时流动,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让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平台通,促进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建立大厅自助服务系统,在全市铺设70台社保自助服务终端设备,为参保人提供各类业务查询和凭证打印服务。

四是综合业务“邮寄办”。疫情期间,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办事群众的健康安全,梳理出36个事项,建议群众采用快递寄件的方式办理。参保单位或个人只需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提交业务办理申请,上传相关材料,社保经办工作人员对材料进行预审、核对后,联系办理人将申报材料邮寄至相关地址进行办理,受理完成后再通过电话、邮寄方式反馈给办事人。

2020年1-11月,累计发放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446.80万人次,总支出470.13亿元,其中待遇支出81.73亿元;累计发放工伤待遇2.71万人,总支出18.78亿元,其中待遇支出11.60亿元;累计发放失业保险待遇(定期失业待遇和一次性失业待遇)14.76万人, 总支出19.20亿元,其中待遇支出12.03亿元。

健全完善“互联网+社保”服务体系

此外,为提高服务质量,2020年东莞市人社局不断健全完善“互联网+社保”服务体系,惠及更多市民。

一是运用“互联网+”让社保服务更高效。依托“东莞社保”微信公众号,提供个人社保信息查询、在线答疑、办事指南以及信息推送等服务,实现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凭证下载功能、异地就医申请功能等在内的线上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在线办理社保业务。

通过“东莞人社”微信小程序,实现对办事情景进行精准定位、智能关联,通过人社高频服务事项的全流程网上办理,让群众真正实现“零跑动”。目前在137个社保业务事项中,预审事项与可网上办理事项共有126个,可网上办理率达到92%。截至2020年11月底,“东莞人社”小程序累计注册近118万人次,累计受理人社业务40.4万笔。

二是启动智能审核系统让监督管理更高效。利用大数据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对定点医药机构社保服务行为进行监督管理,通过创新手段由传统的手动抽检管理转变为更规范、精细化的智能医保管理模式,实现对定点医药机构医保业务数字化审核,更高效地规范医药机构的服务行为。

三是升级电子社保卡让社保服务更便捷。通过电子社保卡属地服务整合社保权益查询、待遇资格认证、异地就医申请、社保凭证下载等多个高频服务事项,并基于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社保卡服务、移动支付、专题服务等7个板块30项应用。

通过铺开电子社保卡在诊疗方面的应用,开通电子社保卡扫码就医、扫码结算、医保个账扫码支付等服务,实现挂号、就医、取药、缴费等环节凭手机电子社保卡全流程通用,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推广定点医院微信医保支付功能,提供“零等候、秒支付”便捷服务。

目前,东莞已经签发电子社保卡624万张,位列全国地级市前列。

【记者】龚名扬

【通讯员】蒋周

【作者】 龚名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