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经济转型和互联网科技迸发的大环境变化,中国保险业赶上了100年前所未有的时代变化,粗放时代传统保险发展模式的瓶颈十分突出。

如何叠加科技,赋能传统,推动行业理性回归、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时代给予这批并无历史包袱的新生代险企的机遇,新技术带来的产品、服务、运营、效率的改变,充满想象。

那么,当如何启幕,与时代结合?2019数字时代•保险高峰论坛上,作为一名拥有近30年保险经营管理经验,出身保险巨头高管班子的横琴人寿董事长兰亚东以之多年思考和横琴人寿三年实践,给出了他的答案。

以下为兰亚东在“2019数字时代·保险高峰论坛”上的发言实录:

尊敬的魏主席,还有各位新老朋友,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点体会。前面魏主席站在行业的角度,从行业发展的历史到未来的展望做了一个前景的描述。

我是三年前从体制内出来,南下横琴自贸区,想从一张白纸开始探索面向未来的保险公司或者说一家寿险公司应该怎么“玩”?

1 做保险公司一定要做穿越周期的商业模式

刚才在下边交流,做保险无论是财险、寿险和再保险,一定要做一家穿透周期的公司。任何一家公司一定要考虑,今天来到了数字化时代,它的基本定位是什么?是要考虑怎样穿越数字化时代,到下一个时代。

一个初步的感受:每个时代都需要巨头,但每一个时代的巨头到了下一个时代是不是还能活得下去,不知道。因此,做保险公司一定要做穿越周期的商业模式。

我从事保险30年,只干了一件事:从卖保险到设计保险产品,再至运营、客户服务、个人营销,最后做到管理层,现在学着从零开始创建一家保险公司,都是为了做成一个至少能够跨越这个周期和时代的公司。

有一个前提:无论在哪个时代,活着才有机会拥抱变化。

毫无疑问,今天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但是,我更觉得今天的时代是一个数字化焦虑的时代。

保险业一定会被打劫,什么时候会被打劫,被谁打劫,以什么方式被打劫?这是数字化焦虑时代里,每一位从业者,无论是学者、相关合作伙伴、每一家主体公司还是第三方平台都在期待的事情。

我认为,在本届论坛谈论的数字化时代,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是一个文化和思维的革命,是制度的变革,是商业模式的探索和重建。

这几年走下来,我一个特别重要的体会:技术本身的发展,在每一个战略选择的阶段,可能大家考虑的都是怎样为己所用。

但是这个时代,数字化应从消费者的价值出发去重新定义,而我们今天看到很多东西都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

对我们保险行业而言,可能首先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

当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在变化的时候,保险业如何来重新定义客户价值和价值增长的起点?

如果我们能够从客户价值增长中找到答案,也许就能找到每一个团队,每一个公司,每一个平台的生存的可能路径。

2 走过保险四十年:从学习模仿,产品渠道驱动,到了技术驱动时代

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我为过去40年的发展,做了一个阶段划分:1979年2月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到今年40年,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二十年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9年到保监会成立的1998年,是中国保险业1.0时代。

1.0时代市场主体非常少,最基本的特征是学习和模仿,我们把一个更开放的世界、更成熟的商业模式学习、引进、复制。

第二个阶段:1999年到2018年,是保险业2.0时代。

2.0时代非常重要的特征是成熟和完善,无论是从监管、市场、产品上还是从公司运营和商业模式探索上,这二十年应该说保险业在一个基本成熟和完善的阶段。

有的人把过去十年称之为资产驱动负债的时代,我认为它体现的是一些时代的特征,是商业模式的探索。

从渠道角度来看,九十年代初个人营销制度的引进是第一次渠道驱动的行业增长;2000年前后银行保险渠道的快速出现是第二次渠道驱动带来的行业增长。

从产品的角度看,从传统的保险产品到分红保险、万能险、投连保险,产品在不同的阶段,在渠道的配合下一直驱动行业发展。

综上,2.0时代的基本特点:

产品和渠道交替在中国保险市场发生驱动作用,推进中国保险行业快速成长,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3.0时代:大家将之定义为数字化时代。在技术驱动下,未来十年或十五年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将是行业的过渡期。

今天世界上的概念已经变得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算力算法等技术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今天的时代到了技术驱动、或者说叫做科技驱动的时代。

3 打破金字塔架构与传统商业模式,重构定义保险生产关系

科技驱动的时代,我认为有几个主要的探索方向:

第一个方向:随着交易方式、生活方式、人财物流动方式的变化,传统保险产品的定价逻辑、监管逻辑和以保险产品为核心的服务方式要不要发生变化?

今天还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3.0时代是应该变化的。

一个前提:无论哪一种保险产品和服务,都不是生活和社会的主角,不能天天站在舞台的中央。保险一定是附着在各种交易、各种场景下的无名英雄和有效存在。

保险行业3.0时代的探索肯定是以数字化为前提探讨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细分人群甚至是单一家庭不同人的个性化产品,是一个过渡的时代。

至于智能时代,还有些遥远。现在是一个数字化和数据化的过程,如果人类社会从数字时代迈入智能时代,我们今天最熟悉的、最强大的渠道可能已经变化或者被打劫了。

我们今天看到的产品最基本的定价逻辑,定价的方法,定价的基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以寿险为例,现在最火的词是“颠覆”。

我有一个观点:如果生命表不能被颠覆,寿险也不能被颠覆。智能化时代一定会在生命表之外出现更多支持定价的方法。

这也将是3.0时代探索的范畴。

今天已经看到了车险被重新定义甚至“颠覆”,寿险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随着基因技术、生物工程的变化,随着真正的以数字化为基础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普及和5G技术的到来,个性化定价的机会就会存在。

在这之前,所有的探索和努力都会被局限在一个框子里,无论是对第三方平台、对保险公司,还是对行业而言,我们要去预判这样的机会能否到来?那样的机会是几种因素叠加出现的行业增长,但是今天还没有看到这种叠加的可能。

因此,经营主体都在各条线上,在价值链的某一个点上苦苦探索,寻求单点突破。这种突破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

新的商业模式会不会等到那个叠加的机会出现,这个结点是什么时候?不能确定,但能确定的是:在那个机会到来之前必须活着,必须坚持在数字化的道路上不能懈怠。

从一家公司的角度来讲,我认为数字化不是一个科技团队的问题,不是有没有科技中心、信息技术部和科技团队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当我们没有科技团队,没有科技中心的时候,我们才在数字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从运营一家公司的层面,这一步还没有迈开。如何安全渡过数字化时代,能够活下去并且伴随数字化时代一起往前走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重塑战略,不做到这一点所有的投入可能都是打水漂。

它是在公司治理层面、在股东层面、在战略层面上重塑,这种重塑是确保你能平稳穿越这个周期。对于创业公司和第三方平台可能不是这样的,因为它要打的是单点突破。

第二个方向:把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管理架构全部打掉,重新设计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扁平化组织,而且这个扁平化的组织一定是一个强大的中台。

在过去1.0时代和2.0时代保险行业熟悉的金字塔结构是不适应今天的时代要求的。

新的组织模式本质:是在前端是以小组织自驱动的服务单元,在一个强大的能够对一线做出快速反应的数字中台的支持下,能够灵活的对市场需求,尤其是对各种不同的场景和细分人群做出快速响应。

所以,今天的数字化时代更多的不是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

对于很多从1.0时代和2.0时代走过来的同事们和朋友们来说,它是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

因为数字化时代的领导力的要求不一样,对人才的需求和定义也不一样。从本质上来讲,如果不能从愿景、价值观、公司战略、组织架构的角度去重构商业模式的话,增长可能就不会属于我们。

当然,按照一些大咖观点,每一个行业都值得重新再做一遍的角度,今天尽管数字化带来了那么多的焦虑,但是当我们把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重新在今天的视角下把它重做一遍的时候,会发现其实还是机会大于挑战。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