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r大萌泰蜗牛保险创始人

蜗牛保险,你身边的保险坑诊断助手。

感谢关注!

在我还怀孕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来问我:萌主萌主,你给你的宝宝准备买什么保险?你肯定会好好研究,照着你买就好啦。

哈哈,对保险太熟了,自然不用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因为我明确知道我对宝宝的想法,和我知道保障的重点是什么。

01

这一次买保险

我不用思考大人的保障

做保险这么多年,大人的保障早已做全,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加保习惯。

对小朋友影响最大的就是大人出现极端事件人不在了,小朋友的生活还需要经济来源,这是寿险的主要功能。

梳理了我跟石先生的保障,两个人加起来各种定期寿险1200万,终身寿险2000万,足够保证小朋友在我们发生任何不幸事件以后的生活费用。

大人的定期寿险非常的便宜,我从22岁开始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就买了人生的第一份定期寿险,保额虽然只有30万,但我一直不断地在加保,开始是50、100万的加,后来互联网上有了可以一笔买300万保额的产品,就开始300、300的加。

其实在2017年的时候已经有了可以一笔申请大额的定期寿险,但是出于那会收入也不高,买大额定寿的申请流程也很麻烦,同时也不想每个月集中交保费有压力,就选择了在最方便的情况下随时根据最新的收入情况一点一点加保。

至于重疾,是为了保障我和石先生出现大病情况下收入不中断,我俩的重疾保额在这么多年几乎一年两次的加保频率下,保额分别也到了200-300万。

除了2017年买过一个多重赔付50万保额终身重疾外,其它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定期重疾,有保到55岁的,60岁的,也有保到70岁的,最长的保到80岁,有单独保癌症的,也有普通的重疾,有前几年只有一次重疾保障其他啥都没有的裸重疾,也有这两年看起来保障眼花缭乱的标准重疾、癌症加强型重疾,还有不管第一次重疾,只管第二次第三次癌症的癌症补充险。

每个阶段代表性的保险,我应该都收入囊中了。

除了我22岁买的那个定期寿险,因为实在是新的寿险价格比以前便宜太多,怎么算旧的都不划算,我在交费9年的时候退保了,其他的都是留在手上。

选的都是当时最优选,所以即便过了几年无论价格还是保障都依旧有优势,也许不是现在最好的,但是置换需要更高的成本,因此保留是最合理的选择。

TIPS:

1、保险分散月份买,交费压力小;

2、收入增加不断加保,让自己的保障额度随时都是充足的状态;

3、看到当前的优秀产品果断下手,从来不纠结以后会不会更好;

加菜:保险产品的变好或者变坏是不可预测的。

几年前,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这两年的保险会便宜成这个样子,更想不到这种便宜是保险公司为了互联网大战生生地牺牲了利润做出的结果。但是这么快的时间保险公司又收紧,每个低价产品只敢卖几个月这也出乎我的意料,监管在今年改重疾定义也是意外事件,所以,根本不用浪费时间在将来会不会更便宜或者将来会不会保障更好的问题上,毕竟,这根本没啥规律。

纠结,只会让你错失买保险的良机,后悔不已。

02

给宝宝

我选择最实用的保障

宝宝最大的风险是在于大人不在或者失去经济能力,这一点,我和石先生的保障已经完全充足,因此只需要考虑她买保险的杠杆。

孩子的病来势汹汹,概率不高,少儿疾病的累计发生率只有1%,但是一旦出现就是往里砸钱,百八十万我的家庭情况也不是出不起,但是能用高杠杆锁定这个风险又何乐而不为呢?

理智的人最擅长用低成本锁定高的经济损失风险,给孩子买保险,完全符合这个定义。

当然,你不能给孩子买个理财,就想锁定这种风险,首先要搞对险种。

重疾和医疗险,就是宝宝保障刚需。

首先,我家小朋友才刚出生,我只想给她保障,对于几十年以后她的下一代,我毫无概念,也并不想把钱花在孙子身上,因此我不需要给宝宝选择终身含身故保障的险种,通俗一点,也就是含寿险责任的终身重疾险。

这种保险,这一生得重疾了这一代拿钱,这一生没有大病,就变成遗产留给我孙子了,一辈子不生大病的概率是三分之一,我并不想把保费浪费在这三分之一的概率上。

我也并不想占保险的便宜买个返还型重疾,因为我知道这根本没有便宜可以占,反而会让保险公司拿着我免费的钱去投资,收益保司赚,几十年以后给我一点不值钱的本金,一算数就知道完全是在收割智商税。

我的选择只有定期消费型,和终身消费型两种。

定期,到底是保到30岁,还是保到70岁呢?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一下。

只保到30,完全符合我对孩子独立生活的预期,长大以后那就是她的事了,我的义务尽到让她成人工作。

但是,又有点纠结,万一她在少年阶段有点什么小问题,导致将来长大她买不了保险,生活压力过大。

呃。。。这是个问题。

最后,我决定回到我买保险的原则,分期解决这个问题 。

1、现阶段的基础保额200万,在国内,基本大病这几年有这个钱是足够了;

2、100万保到30岁,100万保到70岁,既然两种想法都有道理,那就一半一半;

3、以后有好产品了,或者医疗费用再涨价了,随时加保。

接下来,就到了产品选择的时候了。

毫不纠结,肯定选网上的产品,因为只要是保险都靠谱,互联网保险物美价廉,聪明妈妈绝不因为不了解浪费钱。第二个原因就是,消费型少儿重疾,传统保险公司确实没有。。。你没看错,他们真的没有,那就更不浪费时间了。

所以说,想省钱省时间买保险,搞清楚需求比什么都重要。

既然买重疾了,肯定选多重赔付的,目前一辈子多次重疾的概率是32%,虽然比重疾率一半都低,但是三分之一的概率还是相当的可怕,那么到底选择哪种多次重疾呢?

从发生率和实用性来看,占重疾发生率三分之二的癌症,肯定是实用率最高王者,首先选定的就是一次重疾+癌症二次赔付的重疾,环视市场所有癌症二次赔付,不吹不炫蜗牛永乐就是赔付概率最高的癌症二次重疾。

原因:

1、很多容易治的癌症,比如甲状腺癌、女性生殖器官癌症,经常是切了以后正常人一个,永乐第二年活着就给钱的保障责任,能最大可能拿到多次赔付的钱。而市场上普遍的隔三年复发转移没治好,这种癌症根本是触发不了赔付条件的。

2、很多不好治疗的癌症,晚期肺癌肝癌等等,最好也就是扛多一两年,等不到隔三年人都挂了还赔什么钱,所以永乐第二年活着就能给钱的责任能大大提高这一类癌症的赔付率。

3、现在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大家发现癌症的时间大大提前,在很早期发现癌症的概率远高于过去,癌症早期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治好以后基本也是一正常人,只有永乐才能最容易拿到钱。

4、对于白血病啊一些需要三五年持续抗战的癌症来说,永乐在第三年累计拿到的钱是少于普通的隔三年赔付的重疾险的,但这种病的概率已经不高了,综合考虑以上1、2、3的有利条件,我选择赔付概率远高于其他的永乐。

因为永乐只有保到70年和终身两个选择,而且最高保额可以保到100万,70岁的产品就选定永乐,新生儿阶段永乐最高只能买到60万,因此还需要在2岁以后补保额,预算先留着。

如果两种好处都想要的,实在是纠结的妈妈,可以选择一半永乐,一半普通二次癌症重疾,或者一半永乐,一半两次重疾不分组重疾,这样。。。虽然比较麻烦,但也是个好选择。

买定离手,接下来看保到30岁的。

最高概率癌症问题解决了,保到30岁的就好选了:分组多重赔付来一个,不分组多重赔付再来一个就够了,如果实在差一两百块,普通一次重疾来一个也可以,但是一定要选择少儿重疾,有少儿特疾两倍赔付的哦。

第一梯队:

超越宝宝(市场上唯一可以吃后悔药18岁前按照买时的0岁费率转终身,并且终身老客户可以升级的多次赔付重疾);妈咪宝贝(两次不分组重疾)。

第二梯队:

其他没显著特点的多次赔付,或者一次赔付的少儿重疾险都可以。

总之,0岁宝宝保到30岁的价格就是大几百,最高不能超过1000块,当然低的也不会低于500块每50万保额,想要50万就第一梯队选一个,想要100万保额拼单。

重疾险搞定。

医疗险, 我自己有中端医疗险,我的价格是一年7000左右,可以看私立医院,住VIP病房看特需门诊,没有免赔额,宝宝出生30天之内可以免健康告知直接加上去,30天以后正常做健康告知也能加,宝宝的费用是6000多,因此我家小朋友直接买的这种医疗险,毕竟给小朋友看病,能条件好一点还是好一点。我的中端医疗险只有50万保额,如果发生大病这个额度是不够的,因此我选择再补一个百万医疗300万保额。

如果预算没有那么充足,两岁以下可以百万医疗+百万医疗好搭档,住院0免赔,2岁以上只买百万医疗一万住院免赔额就可以了。

刚出月子,坐一个多小时打这么多字,腰酸。。。

【总结】

萌主宝宝套餐:

【重疾】

【医疗】

大家如果觉得保费过高,don't worry,以下就是给大家抄作业的~

萌主宝宝变形版1套餐:

【重疾】

or

【医疗】

萌主宝宝变形版2套餐:

【重疾】(4选1)

【医疗】

大家记得,商业保险是30天以上可以买,办了出生证以后才能买,一定要买社保哦~~~

最后,祝所有的宝宝健康成长,六一快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