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医疗通货膨胀

这也许是我们更需要担心的。毕竟,医疗是基本生活之外的坚强需要。

数据显示,医疗通胀已经是全球普遍现象。根据著名金融咨询机构美世咨询发布的《2019年全球医疗趋势报告 》:全球2019年预计医疗费用增长9.6%,几乎是基础消费通货膨胀的3倍!

(数据来源:美世咨询)

主要是因为医疗技术手段、药品不断推陈出新,研发成本居高不下,

而随着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主动就医的人更多,医疗需求和医疗品质期望值也在提升,

为了用上更先进的疗法、获得更好的疗效,大家的医疗支出也就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从我国卫健委发布数据来看,我国医疗卫生费用也有年均10+%的增速。

有哪种金融工具和创造财富的方式可以安全确定地追上呢?

没有。

唯有医保+商业医疗险(尤其是保障更全面的中高端医疗险)+重疾险,可以让我们用小钱换取一个高杠杆,尽可能地转移这部分大额开销风险。

3

如果继续通货膨胀,保险还值得买吗?

当然值得。

因为保险的意义是为了【对冲风险】,而不是资产增值。

首先,我们并不能确定自己二三十年后才会发生理赔——风险是不确定的。

如果我们都能确定自己何时发生意外、何时生病、何时离世,那到时候再提前一年买保险岂不更好?

而根据统计数据来看,重疾的发病时间越来越年轻化,

假设同样的保费投入用来存起来,恐怕到发病时还没存够这几十万。

但只要买了保险,从保单生效那一刻起,我们仅支付了几千上万的保费,就拥有了几十万的保障。

所以,不管未来继续通胀与否,

保障型保险可以帮我们用小成本去撬动大杠杆,对冲不确定的健康和意外风险——保100万总比存100万容易。

储蓄型保险可以通过锁定长期无风险的复利收益,一定程度上弥补本金通胀的缩水,确保家庭底层资产购买力的稳定,同时也能对抗利率下行风险。

保险险种一览表

其次,保险公司在测算保费时,精算模型里其实也已经考虑到了可能发生通货膨胀的影响和保费投资收益预期。

此外,如果未来继续发生通胀,保额贬值,那保费也同样会贬值,对我们来说交同样金额保费的压力,也比现在小很多。

到时候再继续从当时收入里应有的比例拿出来追加投入保险,让保障额度匹配当时的购买力就行了。

无论买不买保险,宏观经济的通胀或通缩都会发生,而且没有什么工具手段能够帮我们确定地对抗通胀。

但如果不买保险,还有什么方式能帮我们有效转移这些意外、疾病、教育和养老风险呢?

论人身保障,没有哪种工具能提供比保险更高的杠杆来转移风险。

论安全确定,没有那种工具有保险稳定——白纸黑字写入合同,受《保险法》保护。

论经济波动,没有哪种工具能像保险一样锁定安全且确定的复利收益,躲避经济周期的影响。

论长寿风险,也没有哪种工具能比保险提供更长且稳定的现金流,真正的终身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