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业务员以超级演讲口才劝我买一份保险,当初承诺每年支付1300多韩元,到期除了收回本金外,还有相当大的分红和利息。”昨天上午,邯郸武安市年近七旬的武阿姨对民生保险很生气,脸色发青。她按计划缴纳10年保险后,没有期待在期限内结算

据武大妈介绍,2007年2月份,一名“民生人寿保险公司”的女业务员来到她家,推销一种名为“民生长乐两全保险(分红型)”的保险给她。上了年纪的她从来没有接触过保险,根本看不明白合同上密密麻麻的几十项约定。

当时,武大妈只记住了业务员的承诺:每年交1300多元,10年后可以一次性取出全部本金,还有丰厚的利息和分红,收益肯定要比银行存款多。

今年3月份,武大妈的10年保险期已满,她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的民生人寿保险公司河北分公司武安营销服务部,惊讶地发现保险结算完毕打进账户的钱比自己交的钱还少。

交了10年的保险,没有分红和利息也就算了,怎么还赔了1000多元呢?民生人寿保险武安市营销服务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听了武大妈的叙述后,自称也是第一次遇到“赔本”的客户,而那位曾给武大妈办理保险的业务员早已离职不知去向。

这位工作人员解释说,之所以出现这种罕见的“本金倒置”现象,可能是因为投保人年龄偏大,每年的保险金额较低。因为保险到期时,返还投保人的不是其交纳的费用,而是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

对此,武大妈认为自己中了保险公司的圈套,如果当初业务员要是说清楚可能会赔本的话,她只要脑子没有进水,肯定不会犯傻。

来源:燕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