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惠民保的普惠性、公平性可以从风险保障的角度引发“岌岌可危的救难”,有效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致贫的回归现象。


作者| 卓越「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前不久,北京普惠健康保投保人数突破300万,成为了北京百姓和保险行业“朋友圈”里的一个热门话题。保费100多,保额高达300万,不限年龄、户籍、职业和健康状况,还能报销100种海内外特效药,这款产品又一次引发了全社会对惠民保这一新险种的广泛关注。从去年开始,惠民保如星火燎原般在全国“遍地开花”,目前在全国上百个城市落地,覆盖人群接近1亿,保费收入达到约100亿。惠民保这么快的发展态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究与思考。

惠民保是各类“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统称。虽然从官方名称来看属于商业医疗险,但从“惠民”两个字就可以看出,它也同时兼具了普惠性。惠民保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也和这种普惠性密不可分。它价格低廉,保费不到百万医疗险的四分之一,在保额方面却能基本和百万医疗险持平;它面向的是基本医保参保人,具有不分年龄、不限职业、不用健康告知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健康保险“不保非标体”的传统,提升了健康保险的公平性;它附加了医药健康服务,在医药企业的参与和推动下,一些特效药也被纳入了保障范围,让投保人能够享受更高层次的医疗保障。因为以上这些原因,各地惠民保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从而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当前,各家保险公司都在积极布局惠民保业务。其中由人保开办的惠民保项目已经有60多个,项目参保人数超过了3100万,前面所提到的北京普惠健康保,人保就是主承保单位之一。有充足的市场、政府的支持、保险业的积极努力,惠民保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在快速发展的热潮中,面对这个年轻的险种,我们也应该有冷静思考的定力。惠民保设置了比较低的投保门槛,不可避免地会吸引更多带病群体和老年人来投保,从而导致赔付率偏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惠民保产品设置了比较高的免赔额,或者在续保时会调高保费,但这样一来,难免会打击民众的参保热情,会导致更多低风险的人退出投保。目前已有的惠民保产品发展时间都比较短,其长期可持续性仍然有待实践检验。从现有数据来看,有的城市惠民保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赔付水平,但有的城市却赔付率很低,这种不均衡的发展已经开始引发市场对惠民保长期发展的一些担忧。

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惠民保的普惠性、公平性能够在风险保障层面“扶危济困”,有效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我们应该认识到惠民保的重要意义,并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我认为,要让惠民保长期可持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扩面,即保证投保人覆盖面足够大、群体足够多样,才能充分利用“大数法则”来分散风险。这就需要政府对惠民保继续加大支持和参与力度,用政府背书来提高民众认同感。同时保险公司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多进行产品和理赔案例宣传,让百姓对惠民保的普惠性有更充分的了解。二是规范,即构建统一的运行机制和标准。虽然不同城市因为参保人群不同,保费和保额存在差别是合理的,但在产品定位、政府参与、费率调节机制、市场退出机制等原则性问题上形成统一性规范,是形成长效发展路径的必要前提。三是降本,一方面要加大精算投入,提高定价精准度;另一方面可以借鉴管理式医疗的先进经验,将健康管理纳入惠民保的机制中,通过远程监测、定期体检等手段,在前期做好预防控制,“让患者远离医院”,尽可能地降低赔付成本。四是增效,虽然在精算层面,惠民保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保本微利”。但惠民保所积累的客户网络和数据资源,却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潜力。以此为基础,保险公司可以连接医疗、医药资源,为投保用户提供更精准、更高层次的产品服务包,形成“医+药+保”的盈利模式,为惠民保找到一条高质量发展和高保障供给“双赢”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