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很快,但如果延误、大面积延误、甚至航班取消,那就“无聊”了。

面对夏日出行如家常便饭般的航班延误,人们除了在机场无奈等待外,还有不少人会选择提前或马上购买一份航空延误险,来弥补因航班延误给自己出行带来的不便与损失。

不过,最近却有不少“空中飞人”发现,随着近期全国雷暴天气频发,此前在各个平台上极易买到的航空延误险如今却不好买了。

夏季天气多变 多平台航空延误险“藏猫猫”

暑假正当旅行高峰,飞机出行是不少旅客的选择。但是,最近不少市民发现,在支付宝、微信等平台上曾经作为单独险种、火热销售的“航空延误险”如今却难见踪影了。

今(20)日,成都商报记者登陆支付宝平台,在其主页的“保险服务”-“旅游”菜单里,反复翻找了三四页后也没有发现航空延误险的踪迹。随后记者通过支付宝客服进行了咨询,该客服人员表示,平台上有航延险销售,只是入口不在主页面,不太容易找到。在该人士的指点下,记者重新进入保险产品页面,从上往下翻到第四页时,在“境内旅游保险国内”的一款产品中找到安联保险提供的“旅行延误险”。

随后记者又登陆了微信、壹钱包等在线保险平台,以往显眼的航延险、“飞常幸运”、“飞常准点”等均不见踪影,仅微信小程序里的“众安保险”,在其官方程序首页上继续主力销售航延险。

之前永安保险通过微信服务号在微信上推出过一款具有网红产品。旅客投保后,不管是天气原因还是航空管制等原因,只要航班延误半小时起,就可获得赔付。最关键的是,相比以往保险理赔的繁杂流程,购买微信延误险不需要准备任何理赔材料,系统实时查询发现飞机晚点,就会自动给客户发微信红包进行赔偿。因为操作便捷,这款产品一度大受旅客欢迎。但最近一周,这款产品一直买不到,通过该服务号点开“买延误险”按钮,系统持续提示“延误险升级中。”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平台都下架了单独的航延险。成都商报记者在携程官网上就了解到,预定机票填写乘机信息后,在增值服务中依然可以勾选单独的延误取消险,价格20元/人,最高赔付300元/份。

业内爆料:航延险赔付率高 保险公司“赔得惨”

航空延误险作为特别针对航班延误的定向险种,抓住了乘机客户们的痛点,加上价格低廉、操作和理赔越来越简便,因此这款产品几乎成为了商旅人士的“出行必备”。作为一款很有市场的险种,在正值延误高发的夏季,保险公司为何“遮遮掩掩”呢?保险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赔付率太高,保险公司不赚钱。

该人士透露,进入夏季后,由于受到暴雨、台风等影响,航班延误成为常态,各家保险公司在航空延误险上的赔付率陡增,“几乎是平时的3倍以上。”该人士解释说,大多数的航延险每份大约10-20元左右,但一旦发生合同约定的赔付,保险公司每一单的赔款平均约200元,“每年汛期来到后,航班延误的情况会频繁出现,航延险的赔付数量也会随之大增,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少但赔付高,因此保险公司只得悄悄的‘下架’或者藏起来卖,否则赔得太惨。”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航班延误险”属于短期险,保险公司本身就会随时对这类产品进行调整,而夏季天气多变航班容易延误,导致这个产品赔付率居高不下。“它不像我们那种长期的是正常盈利的,那种相对来说也是不盈利的,赔付率高就可能取消了。”

一份最新的数据佐证了上述两位业内人士的说法。据《全球机场放行准点率报告》,2017年5月上海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三大机场的延误率持续走高,位居中国千万级(指年旅客吞吐量)机场航班延误前三,是航班延误重灾区,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延误率则在25%左右。报告显示,进入夏季后,随着汛期的到来,国内各城市频频出现雷暴天气,本就“压力山大”的航班准点率雪上加霜,每年5-8月均为各城市机场航班准点率相对偏低的月份。

图据网络 图文无关

与此同时,由于航延险的赔付条件定得比较宽松,部分消费者把握了其中规律,把航延险变成了“生财工具”。业内人士介绍,有旅客专门研究每条航线的延误概率,然后根据情况购买10-20元航延险,在延误集中的季节,几乎每单都可以获赔100-200元的延误赔偿,这种“逆选择”购买保险的方式,也令保险公司在这一险种上经营不力。

航延险“变身” 要么搭配航意险销售 要么直接涨价

业内人士透露,针对航延险赔付率太高、盈利不佳等原因,大量保险公司调整了该险种的销售手段——要么彻底下架,要么搭配更有利润的险种“捆绑”销售,要么上调费率、下调理赔金额,或者降低理赔次数,或者变更理赔规则,比如延误时间从起飞时间变更为落地时间等。“目前已经很少有单独售卖的航延险了,大多数平台把航延险打包在旅行保险中销售,这样既可以提高价格,也可以销售更有利润的产品。”

例如,上述一款在支付宝平台上寻找到的安联保险提供的“旅行延误险”,该产品就并非传统的、单独销售的“航延险”,而是一款包含航班延误的综合旅游保险。该保障内容为1天的产品,旅行航班延误5小时起赔300元,600元封顶。还包括1万元医疗费用、紧急医疗运送和送返10万元、交通意外身故伤残10万元产品等。

在携程等依然可以搜索到包含航空延误险产品的平台上,航延险价格均比之前高出许多。记者查询了解到,今年1月航空延误险还曾是每份20元,航班抵达目的地延误超过3小时及以上赔付300元。但现在,携程机票频道所推荐的产品价格多在30元以上。如平安携程境内长线保险,售价39元,4小时以上一次性赔付200元。另外一款美亚“畅游神州”境内旅行保障,售价30元,每延误5小时,可获赔偿300元。而众安保险热销的航延险,在微信小程序里也从此前的20元涨价到了29.9元,并将投保时间提前至了航班起飞前1天。

图据网络 图文无关

保险公司难“薅到羊毛” 可以试试银行信用卡

虽然现在想从保险公司买到便宜的单独航延险已经不太容易了,但市面上有很多款银行白金信用卡却打起了“情感牌”,纷纷附赠航延险,激活航班延误险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小赚一笔。

通过对比各家银行信用卡专属权益赠送的航意险,多数起赔时间为4小时。交行、中行、平安白金和钻石卡性价比相对较高:2小时起赔,赔付概率相对大,并且不限定购票渠道。如中信银行的i白金信用卡,每个月只要刷满3000元,就可以得到航班延误险1份,保额为1000元,延误2小时就起赔。但信用卡赠险理赔流程比传统理赔流程较为繁琐,消费者要提供相关的理赔资料,并提交到保险公司,通过审核后才能收到赔付。

图据网络 图文无关

航延险经营热情下降 未来想单独购买会更难

2007年,中国南方航空官网出现了国内首款航延险。2010年左右,几乎8成以上的保险公司都杀入了航延险这一领域,而现在,单独在售航延险的机构仅剩10家不到,且多数机构不将航延险列为主推产品。

一位航空类保险资深人士表示,由于国内航班延误率较高,且消费者可以在不同机构投保,单独的航延险由于赔付率过高的问题一直饱受盈利困扰。保险公司卖单独的航延险也并非单纯提供产品,很大程度是出于积累用户,从而将客户往其他平台上迁徙的考虑。所谓信用卡赠送的航延险,大多是由开卡行进行了相应的补贴,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信用卡活度。

保险网副总经理蒋力也表示,基于种种原因,国内保险公司纯粹做航空延误险的热情在下降,未来想要买到单独的航延险会越来越难。一方面,每年夏季我国航班延误都会相对严重。另外一方面,部分保险公司认为这种产品不需要深度销售,还可以引流客源,立刻就有销售和理赔数据,纷纷不计成本的进行销售,造成这一险种的经营大面积亏损。而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很少有单纯的航延险销售,大多是搭配意外险、财产险等销售。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丨田园 刘久林

编辑 江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