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一次!单击

7月20日,郑州发生了罕见的持续降水天气过程,全市下暴雨和暴雨,引发洪水。

截至7月21日下午,据不完全统计,16日以来,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省89个县(市、区)560个乡镇1240737人受灾,郑州市因极值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联。

面对河南暴雨灾情,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新华保险、阳光保险、大地保险、中华财险、大家保险、众安保险等数十家险企迅速成立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并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和查勘理赔服务工作。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1日中午,各险企已接到案件3万余件。其中,车险报案数量居多。

险企紧急应对

7月21日,河南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和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保险机构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原则,集中调配查勘资源,建立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做到快受理、快查勘、快理赔,特别是涉及人员伤亡的,要通过减少医院限制、直赔、一站式结算等方式,提高理赔时效。

中国人保:

人保财险系统各级联动,河北、山东、安徽、湖北、山西等分公司积极组织力量驰援郑州。截至7月21日早上7点,周边省份已经组织129台救援服务车辆支援河南,首批51台救援车、5台应急服务车已经连夜赶往安阳、漯河集结待命;38名科技理赔人员已经准备就绪,于21日赶赴郑州;各地已经做好查勘人员、非车险专家团队随时做好支援灾区的准备。

河南分公司成立灾害指挥部,将防汛救灾工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统一调度查勘理赔救援力量,成立41支抢险救灾和理赔工作小组,专门组建6支党员抢险救灾突击队,组织各地市116辆救援车辆,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和理赔工作。

中国人寿:

7月20日晚,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迅速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河南省分公司成立应急工作小组,组织党员干部成立抢险救援突击队,连夜配合地方政府抢险救援。为做好灾害理赔工作,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同时实施主动寻找客户、简化费用报销申请材料、取消定点医院限制等六项服务举措。

中国人寿财险公司方面,截至7月21日9时,河南全省已受理车险报案7413件,报损2.22亿元,非车险(不含农险)报案111件,报损5601万元,合计报案7524件,总损失预估2.78亿元。

中国平安:

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第一时间成立水灾应急处置协调指挥小组,并启动大灾应急预案,推出7项应急服务举措,为处置车险水灾案件开通绿色理赔通道。同时,平安产险组织理赔救援人员紧急协调电话中心、救援合作单位等各方力量,并协调省内水淹车定损专家10人、救援车辆100辆,搭建前中后台的“平安守护者行动”救援队,全力投入抗灾抢险战役中。

截至7月21日10时,平安产险共接到相关报案17537笔。其中,车险报案数量17424笔,财产险报案数量113笔。

中国太保:

河南暴雨发生以来,中国太保当地分支机构理赔人员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随时接受统一调度任务,同时强化联动,做好协同排查、跟踪和定损。中国太保产险河南分公司已启动大灾理赔绿色通道,简化单证流程,提供无保单服务,优先审核,即时支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立大灾车辆理赔定损服务点,集中提供理赔服务。

截至7月21日上午8时30分,中国太保产险在河南地区共接到灾害报案4163件,其中车险接到报案4083件,非车险接到报案80件,相关定损理赔服务正在紧张推进中。

中国太平:

面对极端天气,太平财险高度重视,指派总公司经营班子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赶赴河南现场,并在线上指导支持河南分公司快速开展自救工作,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职场财产安全,确保客户服务不中断、理赔查勘不缺位。太平财险从河南周边各兄弟公司紧急调拨物资和查勘人员,一旦交通通畅,将第一时间赶赴河南支持恢复生产生活和开展查勘理赔。

截至7月20日,太平财险共接到河南省车险报案1262件,其中,郑州市报案851件。因暴雨天气仍在继续,报案量持续上升,太平财险各项查勘救援工作仍在紧急进行中。

新华保险:

新华保险第一时间成立重大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与理赔专项处置工作组,启动并组织实施Ⅰ级应急响应预案,指挥各业务部门与河南分公司快速响应,紧急出台多项应急措施和理赔绿色通道,建立24小时汛期值班制度,随时做好奔赴汛情最严重地区开展援助的准备。在已经出现灾情的地区,抗洪抢险和理赔服务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面向客户,新华保险紧急推出主动提供服务、开通服务热线、开通绿色通道、设现场报案点、无保单办理赔、开通预付服务、取消医院限制、提供人文关怀等八项应急服务举措。

阳光保险:

面对极端强降雨灾害的发生,阳光保险高度重视,强化联动,做好协同排查、跟踪和定损。阳光财险、阳光人寿河南分公司均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服务预案,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确保案件在最快时间内得到及时处理。

截至7月21日上午10点,阳光财险河南分公司共接到相关报案3189件,其中车险报案3161件,非车险报案28起,相关定损理赔正在紧张推进中。阳光财险河南分公司从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天津市等地调派60辆救援车,今晨已抵达郑州周边,随时待命,全力投入到抗灾抢险中。

中国大地保险:

中国大地保险总公司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从全国各地抽调20名理赔骨干,组成突击队,赴河南分公司支援抢险救灾工作及灾后客户理赔服务工作,后援支持中心95590开辟绿色报案通道,确保案件第一时间受理。全体理赔人员坚守岗位、深入一线投入防灾减损工作中。

经初步统计,截至7月21日12时,河南暴雨灾害已受理报案1849件,案发量仍处于极速增加过程中。对此,河南分公司已积极协调各家合作单位,增加救援力量,联合对受灾客户施救,并启动客户服务绿色通道,便捷客户理赔。

中华财险:

“保险的本质就是防范和化解风险,在如此重大的险情和灾难面前,保险公司就应该挺身而出。”中华财险河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唐华志在部署抢险救灾工作时强调。

为及时回应客户关切,7月20日晚间,中华财险河南分公司机关及郑州中心支公司全员值班待命,安排汛期应急联系专岗,公司理赔客服人员及专岗值班人员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确保客户需求得到及时回应,确保出险案件得到及时处理。截至7月21日6时,公司累计接到报案1244件。

大家保险:

灾情刻不容缓,大家保险集团紧急启动灾情应急响应机制,旗下大家财险、大家人寿、大家养老等子公司推出应急举措,开展理赔救灾工作,共克时艰。

截至7月21日上午11时,大家财险共接到相关报案203件。其中,车险报案200件,非车险报案3件。

众安保险:

为做好事故理赔工作,众安保险推出开通健康险和意外险紧急医疗垫付、健康险和意外险取消部分限制、开辟全险种理赔绿色通道等7项应急理赔服务举措。

另外,华泰财险、泰康在线、中德安联人寿、建信人寿、中百年人寿、上海人寿、利安人寿、德华安顾人寿、弘康人寿等多家公司均已推出紧急举措,快速应对河南特大暴雨。

保险如何“买单”?

夏季雨水频繁,暴雨易引发城市内涝、洪水暴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车辆受损、房屋倒塌、农田被淹、企业经营中断等损失。那么,哪些保险能补偿因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呢?

车险:划分购买时间

从网友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受暴雨影响,许多车辆被积水淹没过车顶,整车泡水严重,甚至有部分车辆漂浮在水面上而被冲走。

是不是投保了车险,水淹车就一定能获得理赔?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车辆原地停放被淹,只要有车损险,就可以全额赔付。

如果车辆在行驶中被淹,就要看购买车险的时间。如果是在2020年9月19日车险新规落地之前购买的车险,必须要同时购买车损险和涉水险,才能够全额赔付。而如果是车险新规实施之后购买的车险,车损险当中就已经包含涉水险,因此只要购买车损险,就可以获得全额赔付。甚至车子被冲走也可以理赔,但是一般需要车主到当地公安机关开灭失证明,以及到车管所办理车辆注销手续。

不过,上述业内人士强调,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即便是车险新规实施之后,车损险包含涉水险,熄灭后又二次点火是不属于赔付范围的;另外,建议车主在洪水退去后,同时打电话给保险公司和4S店,拖车过去定损,不要自行启动。

最后,他提醒广大车主,在雨天行车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及车速;在可能发生暴雨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地势高的停车位且远离高空广告牌,不要停放于低洼路段;行驶时注意估测水深,尽量避免涉水行驶,发生涉水行驶熄火时,切勿强制启动车辆以免造成发动机损坏,及时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求助。

农险:保额普遍偏低

在洪涝灾害中,农田、农作物、农房通常也会受到严重损失。保险学者、人保财险原副总裁王和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我国农业保险仍面临一个基础性问题,就是保障金额相对较低,大多只保物化成本的一部分。

什么是保物化成本?王和举例称,比如种植一亩小麦,投入的种子、化肥和农药等成本是800元,到收成的时候,大概一亩能卖1600元,因此,如果从收入保障的角度看,充分保障的额度应当是1600元。

但目前大多数的种植险,只是保物化成本,而且是保物化成本的一部分。所以,农作物受到洪水淹没,对农户来讲,还是面临比较大的损失,而且根据农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损失也可大可小。

“保额低,就应该提高保额,但这也意味着农险保费要相应提高。”王和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农户,还是财政补贴的资金,都难以负担大幅度提高农险保障程度导致的保费支出增加。

除此以外,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大多没有保险也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王和补充指出,洪涝灾害还会对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如农田本身、农业水利设施、农业大棚等产生不利影响,但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裸奔”状态。“这也是未来需要我们去关注的,但主要矛盾是保费支付能力问题,和提高农险保额面对的问题一样。”

财险:投保率待提高

“不过,从我国洪涝灾害的实际保险理赔情况看,并不算理想。”王和坦言,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财产保险整体投保率不高。大多数的财产或者社会财富,并没有安排相应的保险。所以,即便多数保险都涵盖了洪水灾害风险,但由于没有投保,也就得不到赔偿。

以1998年的长江洪灾为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2500亿元,但保险的赔付只有30多亿元,仅为1%左右。“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保险业的发展,投保率有所上升,但总体仍不高”。

王和表示,洪涝灾害保险赔付率相对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保险制度的正外部性。就是保险公司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会产生对社会利益的溢出。更通俗地说,保险公司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赔款,在洪水到来之前,会主动协助被保险企业进行财产转移,这样不仅减少了保险赔款,也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

另外,为应对农业巨灾风险问题,我国从2011年开始建立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制度要求保险行业在正常年份,要从农业保险费收入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提取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通过这一制度,形成资金积累,一旦发生巨灾损失,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巨灾风险损失,稳定保险行业的经营。

记者 | 罗葛妹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