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0年10月23日),早上有朋友来问我平安普惠还款逾期,找不到劳务,正好平安普惠从周1日到周4日每天电话轰炸我,问我要不要借钱,额度高,利息低,我决定试试。(大卫亚设)。

然而从下午4点到5点,经过长达1个小时的操作和接听电话后,我终于全身而退。为了给大家一些真实的参考,我把整个过程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下来。

STEP1:助理

PS:为什么叫助理呢,是因为当时电话跟我联系的人,后面的人称他为前台助理,后门的步骤,我也一样会用职务来区分

4天前,接到1010000的电话,来电的是一个年轻人,开门见山

“*先生您好,我这里是平安普惠,看到您之前有在平安普惠申请过一笔借款,后来取消了,现在我们针对您这样的老客户,给出了一些额度高,利息低的方案…………”

“我不需要”

“先生,您只要关注一下公众号,在上面提交一下就行了,额度最高到30W,无抵押纯信用贷……”

于是我关注了,随后这个小伙子一步步引导我上传身份证,绑定银行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我自己不想填),直到周四,我才花了点时间把内容填完,于是,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STEP2:经理

填完身份证材料后,还是同样的来电号码,只是换人了,一个自称“*经理”的人,告诉我,之前是他的前台助理跟我联系的,现在我要继续完成借款流程,需要下载《平安普惠》APP,只有在APP内完成操作,才能看到额度和利息

百般不情愿,但是为了完成流程,我只好下了平安普惠APP,接着又是一系列的填写,这次的内容比较详细了,需要填写亲友信息,工作单位,地址,家庭住址等,其中还有一个定位验证,据说是为了定位和你的工作单位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不通过等等,最终显示额度为24.7W元

这其中,走完2个步骤后,看到一个保险订单,因为当时我都没有截图,没办法拿原始图片,因为保险是有反悔期的,所以我浏览了一下就勾上了,不过我问了一下这个“*经理”,他跟我解释,是说这笔保险,是假如我还不上借款,债权责任会转到保险公司,也就是说这个保险我不是被保险人。

中途只有在保险这里我停留了一下问了他一下保险的内容和解释,其他的都是基础信息,我很快就填写完了,在最后一步,提交资金方审核,我看到资金方是“民生银行”,审核时间20分钟,这个经理给我解释是,民生银行是他们的资金合作方,因为每天要放款3~4亿,单一的银行根本无力承受,所以这次我的订单是给到民生银行,他们的合作方之一,来进行审批和放款。

重点来了,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这个经理忽然问了我一句“您填了3个联系人,您希望他们知道您贷款的信息吗?”我当时一愣,我说“这属于个人隐私,当然不希望他们知道”

然后这个经理说“我们可能会打电话告知这3个人您在我们这完成了一笔贷款”

我回复“如果你们联系了,那现在我们就终止,并且我保留去法院起诉你们侵犯个人隐私的权利”

这个经理马上改口“我说的联系,当然是经过您同意的,您不同意我们不会联系的”

然后说到最后审批时间20分钟,他说“您征信应该有一些问题,所以提交了人工审核去了,不然正常的是1分钟就审批完了,您再等一会,我去审批组催一下”

到此,第二步结束

STEP3:职务不详

从这里开始,全部用粗体,因为这里都是重点

截止到第二步,除了他号称要联系3个人之外,一切还算正常,只是在等审批,于是我就继续去工作,大约20分钟后,电话又进来了,这次号码换了,是10100085

来电的人说,我的征信分只有60多分(确实,2016年有过逾期,征信上有一些污点),所以他把我的单子撤回去了,说让之前的*经理帮我优化一下征信分再提交,我一想,这个征信分应该是他们内部的分数吧,还可以优化。这个人还跟我做了一下知识普及,比如,不要逾期,不要接触网贷,不要过多查询征信等等,我一一表示了认同,我承认,在这10分钟不到的通话时间内,我对这个人,以及平安普惠的好感极速上升,甚至达到了“充分信任”的标准。殊不知,这个“充分信任”会在接下来被“充分利用”

挂完电话后,STEP2的*经理又给我来电,说接到他的上级邮件,要给我优化一下信用分再提交,随即在微信公众号“平安普惠”上给我推了一个链接,我点开,是一个保险的合同,他跟我说,这份保险签了,我就能优化信用分,达到放款的标准。随后跟我解释了一下这个保险的作用不拉不啦不啦,我回复了三个字“我拒绝!”

看我态度十分强硬,这个哥们说“那没关系的,你在平安有保险吗?"

我说有,他去查了一下,我确实在平安有2份保单,含车险是3份保单,然后这哥们说,那您的信用分优化完了,可以提交了。

原来信用分优化如此简单~

1分钟后,我接到了STEP3这个人的电话,按照他的要求,我一步步往下打勾,签名,直到我又看到了一份保单……

我问他,这个保单什么回事。他回答说“这是用于保障假如您还不上钱,我们不受损失的”

这份保单,我看到了保的金额是24.45W,我确实没太看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我没有理会他,直接点到最终的费用组成来查看

原本24.7W的借款,在36个月之后还款是34.47W,利息约10W

说到这里,又是因为我没有截图……凭记忆看了一下大致如下

利息6.5%,保费0.43%,服务费1.27%(纯属记忆,数字应该是准确的,名称不一定对)

然后我直接跟那个人说,费用太高,我不要了

注意!这里又是一个重点

这个人在试图给我解释无效的情况下,声音提高了8度,反复跟我重复几个观点

1.借款没有任何手续费,额度24.7W,放款就是24.7W

2.借款无抵押,纯信用

3.借款时长3年,使用6个月后可以提前还款,无任何手续费

我的天,我这里忍不住想说一句“你TM是SB吗?”

同比*呗,*花,万3的利息,逐月递减,10万元1年的费用大约在1W左右,当然实际的利息不止,因为本金在递减,同比25W的本金,1年大约也就2.5W,3年也就7.5W,到平安普惠这成10W了,而且关键是,里面每个月的保险费用有一个月小2000元,如果拿着这个费用去告,告不赢的,利息看似很低,实际费用高出天际

这个人还在用着高了8度的声音各种解释和游说,我实在听着不耐烦了,直接给了他一句“你把保险费用去掉,我马上签字,含保险费用,不谈”

这哥们撂下来一句话“那你到其他银行和渠道去借试试吧”然后挂了电话

我TM……自己推销的借款,搞的是我求他们一样,也是服气~

过了1个小时,STEP2的那个*经理又打电话过来了,问我为什么取消了,这个人还好,语气比较平和,我随口寒暄了一下挂了电话,把1010000这个号码拉入了黑名单

经过这次,我想这辈子我都不可能再跟平安普惠有任何个人业务上的往来了,总结几个要点,给大家一点提醒和建议

1.如果不是急缺钱,千万不要去借贷,如果是提前储备资金,尽量走银行贷款业务

2.任何时候保护好个人隐私

3.仔细阅读合同,特别是自己不清楚的合同

4.遇到金融推销的电话,没强烈需求的话,还是直接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