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年金有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对此有不少误解。最常见的是4分。

神话1:自费社保养老金低于在职人员待遇。

所谓自费支付社会保障,就是作为灵活的用人单位参加员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者没有支付社会保险的城乡居民。一般是离职者或没有稳定工作的人(如个体职业、个体工商户、摊位人员、社区服务人员等)。

自费交社保和单位交社保,选择相同缴费基数,都是缴费8%进入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也只与当地平均工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有关。

只要个人自费交社保没有中断缴费情况下,选择相同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情况下,退休待遇和在职人员一模一样。

误区二:现在不缴费,等到将来再一次性补缴

从2017年开始,日常除了征地农民、单位欠费情况下,普通居民不允许一次性补缴职工养老保险。倘若55岁开始缴费,意味着最快70岁才能退休,或者60岁时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5-60岁之间逐年缴费,到了60岁没有缴满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超过60岁的像成都市还可以一次性补缴;而上海、长沙等市超过60岁只能逐年缴费。

误区三:没有领退休金,如果死得早交的钱白交了

无论是居民养老保险还是职工养老保险,交的钱都是进入个人账户,每年还有利息,并没有丢失,可以继承。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身故个人账户里面的钱家人可以继承;另外还有丧葬补助金,通常是若干个月基础养老金,有1000-4000元;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身故后个人账户里面的钱也可以继承,另外因工身故,工伤保险可以一次性工亡抚恤金87.6万,加上丧葬费和供养亲属补助金;因病或非工伤身故,也有丧葬费和抚恤金,通常是若干个月在岗平均工资。

误区四:交居民养老不划算,自费交职工养老保险太贵

社会保险,是政府给予居民发生养老、受伤、生孩子、生病等情况时给予的一种补助,帮助人们减轻负担,维持社会稳定,是一种福利。

任何养老形式无法与社保养老相提并论,社保养老缴费低、领回待遇时间较快、领终身、个人账户可继承。

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低,退休金高低与当地基础养老金有很大关系;同样缴费1000元,基础养老金有300元,那么退休金500左右;如果当地基础养老金130元,同样交1000元,退休金可能不到400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交20年,最快第三年就已经将交的钱领回来,后续还可以领终身。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对而言退休金至少950元以上;在职人员通常第八年左右可以将交的钱领回来,灵活就业人员通常14年左右领回来。

最后说一句:自费缴费其实也不亏,交的钱并没有丢失,社保交的钱可继承,不会有损失,另外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只是缴费和退休待遇不同,领回所交的钱的时间不同,不存在是否划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