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国保险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会”)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寿险电话营销经营数据,总体来说,保费规模同比增长7.26%,合作机构的贡献高于自建机构,寿险专卖市场的集中度突出,平安人寿比例接近50%。

险种方面,仍以保障型产品为主,意外险为主力险种,占比三成,人均产能快速增长,外资公司优势明显,人均产能前十名中占七席。

保费规模同比上涨7.26%,平安市占率近五成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寿险电销行业保费规模平稳增长,实现规模保费115亿元,同比增长7.26%。其中,自建机构保费较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2%,合作机构保费较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7.29%,合作机构保费增长幅度明显领先于自建机构。

据了解,上半年寿险电销保费收入来自经营电销业务的25家人身险公司,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规模保费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为平安人寿、招商信诺人寿、阳光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和中国人寿,合计占据77%的市场份额,其中平安一家公司市场份额高达48%,市场集中度较高。

排名前十位的公司还有太平人寿、泰康人寿、华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和中英人寿。从各公司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64%的公司电销业务规模保费呈现增长态势。

从渠道来看,2018年上半年寿险电销通过自建机构实现保费近84亿元,平安人寿稳居第一,阳光人寿等9家公司自建机构实现保费亿元以上。

2018年上半年寿险电销通过合作机构实现保费31亿元,招商信诺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等10家公司通过合作机构实现保费亿元以上。

意外险仍为电销寿险主力险种,外资险企人均产能优势明显

从经营主体来看,上半年,寿险电销行业中,中资公司占据主导,但增速放缓。

开展业务的25家公司中,包括中资公司14家,外资公司11家。上半年,中资公司规模保费88亿,占比77%,外资公司规模保费27亿,占比23%。外资公司保费增速超中资公司,中资公司规模保费较2017年同比提升6%,外资公司规模保费较2017年同比提升10%。

值得关注的是,蓝鲸保险查看发现,上半年寿险电销产品结构较2017年未发生明显调整,意外险实现规模保费收入36亿元,仍为电销渠道的主力险种,占电销渠道总保费的31%。

人寿保险全年实现规模保费收入29亿元,落后意外险成为第二大险种。年金保险实现规模保费收入28亿元,相比去年增长70%。此外,健康险实现规模保费收入22亿元,与去年大体持平。

截至2018年6月末,寿险电销行业销售人力近7.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3%,2017年1-6月累计脱落率为14.7%,较去年同期降低1.2%。

人均产能方面,外资公司则优势明显,2018年上半年,行业整体月人均产能为2.7万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17%。在开展电销业务的公司中,月人均产能在3万元以上和1-2万元的公司均有9家,各占36%;月人均产能在2-3万元的有4家,占比16%;此外,月人均产能在1万元以下的公司有3家,占比12%。

从各公司来看,人均产能前十名有七家为外资公司,其中,富德生命人寿、光大永明、交银康联和招商信诺人均产能均在4万元以上。

本文源自原创蓝鲸保险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