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步计划的第0054天,所有文章都是原创的。(鼓励我的最好方法是关心我。)。

从题目中可以知道。

我今天要写的就三个方面。

1、保险是怎么定价的?
2、重疾险贵不贵?
3、买保险用什么心态比较合适?

一、保险是怎么定价的?

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产品。

那当然就是数学的游戏。

精算师拿着过往的数据搁那一算,价格定出来了。

这还没完,这只是数学层面的产品设计。

然后再根据公司的产品策略。

决定这个定价是该上浮还是下降。

基本依据就是这个产品是用来引流的,还是用来做利润的。

根据产品定位不同,可能再修改一些条款上的细节。

别小看保险合同里的细节,可能几个字变一变,赔付几率就千差万别了。

比如支付宝最新的好医保条款。(比之前多了”但未能彻底治愈“,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当然,还要再看看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如果能抄作业,精算师还可以省一堆的工作量。

反正充分竞争市场+买卖双方信息差。

产品设计和定价,足以看出一家保险公司的诚意。

二、重疾险贵不贵?

今天要讨论的不是保险公司的品德。

主要是聊聊重疾险的定价。

一般网上的评测都会让你买消费型重疾险,特别是仅保障至70岁那种,确实,明面上看着是很便宜的。

至于是不是真的便宜,恐怕还是因人而异。

大米蟹蟹:少儿保险怎么买?自媒体都在教你1000块搞定?(续)

这会就不重复这个话题了。

把各类重疾险揉到一起来看,这东西贵吗?

有人说,起步一年就是几千块,有点品牌的公司分分钟就上万了。

这还不贵啊,还一交就是好几十年。

说不定压根就没机会赔。

是的,事实就是这样。

但是抛开价值谈价格,都是耍流氓。

重疾险的定价,有个基本的规则。

看这张图。

这是最新的互联网保险管理办法里规定的。

2、产品设计应体现互联网渠道直接经营的特征。保险期间一年及以下的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预定附加费用率不得高于35%;保险期间一年以上的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首年预定附加费用率不得高于60%,平均附加费用率不得高于25%。

这个预定附加费用率是什么意思呢?

我先简单的说一下。

一款保险产品的保费是有两部分组成的,保障成本和运营成本。

保障成本就相当于是一款实物商品的原材料成本,而运营成本也就是预定附加费用。

保障成本是由保障内容的发生率加上货币的时间价值来定的,这就像最早的保险,一伙人要出去航海了,凑凑钱搞个互助计划,谁挂了赔给谁。

这个叫什么?这叫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啊。

完全是保险的本质。

但是现在的保险业家大业大的,大家面对的各种各样的风险发生率也是不一样的。

不可能用那么粗放的玩法。

而且是个人都知道,卖保险是这个地球上最难的销售行为,基本上没有之一。

要有人愿意卖,得给够钱,这些都是成本。

那保险公司的利润,税费,销售费用,公司的日常运营费用(除销售的后台人员),都在这个运营成本也就是预定附加费用里面。

哟,这就奇怪了。

一个东西卖多少钱,不是应该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自动均衡出一个市场价吗?

怎么还要规定这个东西除了原材料成本外的加价幅度呢?

比如看这张图。

哇,原材料成本仅占2%,如果再来个附加费用率不超过35%。

那岂不是迪奥的香水只能卖20块钱一瓶。

有人会说,不对啊,这个可以有品牌溢价的啊。

但如果香水行业像保险行业一样监管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品牌溢价这种说法。

大家用的精算数据来源都是一样的,那原材料成本就一样,附加费用率卡在一个上限。

那可不是卖价就差不多定死了一个上限了呗。

那怎么玩差异化和把价格卖高呢?

嗯,很简单,多次赔付,各种附加险,储蓄型/返本整起就行了撒。

哦,原来如此。

这下买保险的逻辑就出来了。

三、买保险用什么心态比较合适?

如果你理解了上面的话。

那你想要自买保险的话,就已经很靠谱了。

不需要任何人提供咨询,自己看看像深蓝保的产品评测,不需要文章里的观点,只看看整理好的客观数据就行。

买保险再也不会买到吃亏上当。

但是买保险毕竟是买一纸合同。

这东西,轻飘的很,如果一辈子不出险,钱就真的打水漂了,这搁谁谁都难受。

人就是这样的,天然的损失厌恶。

这也是很多人之所以抗拒保险的原因所在。

不要紧,我来说说自买的保险的心法。

首先,分两面,互助还是杠杆。

商业保险,不比福利性质的社保。

这东西就是个商业产品,也是一个消费品。

之所以要买,是因为真的能解决一些问题。

对于风险,有些人一无所知,我就不做保险科普了。

我只对已经明白风险的意义的人说一句。

保险产品,从品类上来讲,就是分了互助性和杠杆型的。

很简单,看价格就知道了。

你以为是看绝对价格吗?(一年几百还是几千?)

是看品类里的价格。

为什么百万医疗险可以大火?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0-50岁),这东西表面看性价比确实高。
但是为了什么这两年直接被各种城市惠民保险比下去了?
那是因为,百万医疗险是真贵!
很多人认为,几百块就买几百万的保障,看起来很划算,保险公司没有赔到倒闭就算是不错了。
但是实际上,百万医疗险触发理赔的几率非常低。
对于短期险来说,赔付低就意味着利润高。
这也是为什么,城市惠民保险在把免赔额上升到2万以后,可以把价格拉低到百万医疗险的1/5-1/10的原因。
哦,对了,城市惠民保险已经进化到可以理赔社保外费用了哦。(今年的部分产品)

这下我们就知道了。

原来像定期寿险和百万医疗险这类的保险,是杠杆性质的产品,我们买它,就是为了覆盖掉生活里的极端风险。

而重疾险和意外险这种,就更像是互助性质的产品,理赔随时都可能发生,而拿到的赔付,实际上就是买这款保险的人凑的份子。(想想支付宝上的相互宝,是不是更清楚一点)

那说回心态就简单了啊。

保障类的保险,你买齐也好,买一部分也好。

反正心态要摆正了。

医疗险和定期寿险上花的钱,那就是为了覆盖极端风险的,花了也就花了,就跟车险一模一样。

而重疾险和意外险这种,如果买了,谁也不希望理赔发生,就当是积福报了。

只要花的钱是自己承受的了的,那就当做善事了,反正自己不出险总有人在出险,就当给出险的人送温暖好了。

这就是买商业保险的基本心态。

这也是为啥我给家里买了十几份保险的基本心态,我觉得挺好,值得参考。

(当然,也没花多少钱,一年一万左右,我之前傻乎乎的自己买社保里的职工医保,一年都要花上5000块,现在把职工医保换成每年300块的居民医保,算是卸了个大负担了)


原创不易,此文耗时约1个半小时。

都看到这里了,对我有兴趣,给个关注吧。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转给需要的朋友吧,她们会感谢一个温暖的你!

我是一个有了娃就开始自买保险的全职奶爸。
一切都是为了给小家做厚安全垫。
为何会被“卖保险的”/“自媒体伪评测”带节奏?为何买的保险贵的惊人/买到了吃亏买到了上当!?都是吃了信息太多太乱的亏!
我会尽己所能,输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一个轻松的解题思路。
如果你也想自买保险,欢迎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