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来谈谈保险的基本构成逻辑。

保险构成有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大人,第二个孩子;

保证全额,充分保证数额。

先保证,后理财。

基本原则是方向性的问题,没有遵循基本原则,那买保险一定会犯错误。

1、先大人,后小孩

很多人升级成宝爸宝妈,开始有了买保险的想法,首先想到给心爱却又弱小的宝贝买一份保障。

爱心爆棚,给孩子多点保障,这种想法并没有错,因为人都是感性的。

但保险是理性的,保险的实质是财务风险的转移安排。买保险,不用能感性代替理性。

大人给孩子买保险的目的是增加孩子的保障,但对孩子来说,最终的保障来自于大人,即便孩子没有保险,还有大人作为孩子最坚强的保障。

那孩子最怕什么?最怕的还是大人失去了挣钱的能力,对不对?大人一旦出现疾病或者意外风险,家庭失去长期的收入来源,孩子本身也没有经济能力,最终导致的是大人和孩子都失去了根本保障。

保险保护大人,大人保护孩子,是基本的道理啊。

先确保大人(家庭经济支柱)已经有了充分的保障,以防风险发生后家庭出现巨额的财务损失,确保孩子的生活、教育等成长不会受到影响。

2、保障全,保额足

首先,保障全。

试想,人生能像网络游戏一样选技能包吗?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也不可选择。既然风险不可选择,那买了保险就要保障全。

很多人买了重疾险,或者买了意外险,去医院看病,却怪保险公司不赔,这种事并不少。这种情况“怪”保险公司也“怪不着”,因为买得不对,或者买得不全。

都叫保险,不同的保险,对应转移不同种的风险。想解决什么担心,想转移什么风险,就要配置什么保险。

这跟天气热不能买冰箱当空调用,是一个道理。

关于保障型险种(定期寿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医疗险)的定义和作用,我已经在前面的险种解析系列文章中详细写过。下面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1、定期寿险:人走了,钱留下,留爱不留债

寿险就是人挂了,就赔钱,不论是自然死亡、疾病还是意外原因导致。

定期,就是保障一个确定的期限,比如说保到60岁或65岁。

定期寿险的主要用法,就是保障有经济收入(经济责任)的人到一定的期限。万一在需要承担经济责任的期限内身故,保险公司把一笔钱赔给TA爱的人,继续履行TA应负担的经济责任。

60岁以前,挂掉的概率大吗?

概率非常小,所以,保费非常便宜。保险公司就是做概率的生意。

计算概念有意义吗?对于个人而言,概率就是0或1,没有中间值。

但这个1,造成的后果却不堪设想。

所以,定期寿险,必须买,30岁,100万保额,保费大概也就1000多点。

您可能会说用不上,便宜也不买。

那跟您打个比方:

您每年请个朋友吃顿大餐,万一哪天您倒下,您朋友会双手奉上一百万现金给您家人吗?摸摸良心问问自己,请吃饭的人多,雪中送炭能送一百万的人有吗?

保险公司可以。买定期寿险,就像交个朋友,能雪中送炭送一百万那种朋友。

你愿意交这样一个朋友吗?

2、重疾险:生重病后一笔高额的收入补偿

有人说,“我买了重疾险了,不再担心看病的问题了。”

确定吗?首先问下,您保额多少,20万?您确定20万看大病就够了?

您误会重疾险了,重疾险的本质是罹患大病后的康复费用和收入补偿。

生大病了,未来几年都不能好好上班了,保险公司给你一笔钱,可以安心养病,不用担心康复的费用和生活费用;

重病之后不能自理,家人另一半要请假照顾你,有一笔大钱不用担心请假或辞职的问题;

家庭收入暂时中断,有一笔钱,孩子生活的教育不影响,父母的生活费也不愁没钱。

这些,才是重疾险的功用。

如此看来,家里有矿的人,是可以不配重疾险。

您家里有矿吗?

等等,我担心的看病的钱,从哪来?

事实上,生病要有钱治病,是靠医疗险解决的。得了重病,20万对于医疗来说可能远远不够。医疗险,大都保额都是百万以上,而且是报销型,花多少,报多少。

3、医疗险:几百万额度解决巨额医疗风险

刚刚说了,有钱治病,是靠医疗险解决的。

我作为保险从业人员,告诉您一个事实:实际上,医疗险最不招保险销售人员“待见”,因为医疗险销售提成没多少,投保售后事情一大堆。如果有保险营销员极力向你推荐医疗险,还能详细跟你解答医疗险,那他一定是个有价值观的保险人。

说回医疗险本身,它是报销型险种,就是生病了,得先花钱。治病花了多少,提交相关资料找保险公司报销。虽然医疗险的保额是百万,但实际保额是最高限额。

有几百万的报销限额,是不是比20万的重疾险保额来得更加安心?

医疗险中的百万医疗险非常的实用,又是人人都买得起的险种,一年的保费也就几百到一千来块。

作为一个有价值观的保险人,我是极力地向您和您的家人推荐医疗险,人人都需要买,人人都买得起,一家三四口配齐一年也就1-2k。

4、意外险:主要解决不同伤残程度的风险

意外险是最容易理解的险种,也是最容易被误解的险种。

“容易理解”是指:意外嘛,意外导致的身故才赔;

“容易误解”是指:意外,其实是有严格定义的,意外事故必须符合“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四个特征。

意外险,是按意外导致的伤残等级赔付的。意外导致1-10级伤残,分别按100%-10%比例的保额赔付。

所以,买意外险,一定要买既保身故或全残,也保伤残的意外险。(注意“全残”和“伤残”,一字之差,天差地别)。绝大多数的意外事故都会导致伤残(2-10级)而不至于全残。

所以,不保意外伤残的意外险,等于“保死不保生”,要坚决抵制。

因为是按比例赔付,所以意外险的保额一定要高。保额太低,按比例赔付下来就几万块钱,那就搞笑了。打个比方:

杨过买了意外险,保额20万;当郭芙砍断了杨过的一只手臂,保险公司赔付杨过12万。12万,够杨过等小龙女16年吗?

保障全,还有第二层涵义,就是家庭每个人都要配置好保险。

大人买保险,孩子发生风险,保险公司不会赔。

孩子买保险,大人发生风险,保险公司也不会赔。

最简单的道理,不再多说。

其次,保额足。

“买保险,也就是买个安心,都不想发生风险,不想发生理赔。”很多朋友买保险可能是这个心理。

买了保险希望用不上,这是我们美好的祝愿。但希望用不上,就能随便买吗?

保费每年都在交,万一发生理赔,面对高额的治疗费,面对高额的收入损失,保险公司赔个十万二十万,能顶什么用?

或许,到那个时候,就要后悔当初怎么没买够保额。

大病和意外这种事,应该不会发生在我们家吧?如果应该不发生,那每年交那么多保费何必呢?拿保费这些钱去买基金定投、去炒A股有时候不也能碰上牛市吗?

所以,除了保障全,保额也一定要买足。

保额的计算方法,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不一样,是有基础的逻辑和计算方法的,不是给个预算搭配几个产品就完事的。每个险种的保额需要做详细的需求分析,这里不再详细论述,想了解的,找我私聊。

3、先保障,后理财

除了以上四种保障型险种,保险产品还有一类理财型保险,市场上主要有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又因功能的不同,被人们称为教育金、养老金等。

虽然带着“理财”二字,但理财型保险更侧重于功能,而非理财收益。它们主要的功能在于未来N年后有确定的现金流兑现。教育金保障孩子在确定的时期接受教育,养老金保障老人安享晚年生活。理财型保险,其功能偏重于资产保值。

从杠杆和收益看,理财型保险的杠杆低,收益也低。如果家庭发生疾病和意外的大风险,只有保障类保险才能发挥高杠杆效应,在家庭危机的时候赔付一大笔保额,解决风险问题。而理财型保险杠杆更低,更适用于资产相对盈余的家庭。

“保险姓保”,保险要回归保障的本质。先保障,后理财,就是先保人身安全,堵上风险漏洞,再保财产安全,盈余资产保值。

买保险,先保障,后理财,切不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