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禁止微信公众号[borack note]原创、擅自、一切转载行为

“我要取消保修,但被告知退款金额不到已交保险费的20%,保险公司这么黑吗?”这是公众号后台一个朋友的信息。

其实,聊保险时,多数人只关注“我要付多少保费,获得多长时间内的一份多大保额的保障,或者获得什么样的一个保险理财机会”。但一旦发现自己选错了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无力再支付保费,面临退保时,才发现可能遭受的损失不可估量,全因为忽视它——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是什么,又是怎么形成的?怎么用好现金价值,可以减少退保损失?还可以怎么分辨“消费型”和“储蓄型”保险?今天,我来给大家分析解读一下。

现金价值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会出现“现金价值”?我们可以从保费运用的角度来理解。通常,我们所交纳的保费,会用来支付“保险保障成本”和“保险公司的管理运营费用成本”,如果还有剩余,就会被留存下来,并按照“固定”或者“固定+浮动”或者“浮动”利率进行滚存,从而形成现金价值。

通常计算公式,大概是这样的:

当年末现金价值 = 上一年末现金价值 + 当年初缴纳的保费 – 保险公司分摊在本保单上的管理成本 – 当年销售佣金 – 为当年保障所支付的保障成本 + 当年所滚存利息

是不是所有保险都有现金价值呢?

短期险产品

对于1年期保险(短期型),交费期与保险期间相同,它的保费是根据“当年的保险保障成本(风险发生概率 × 风险保额) + 当年的预计费用成本”来计算的。因此单个保单年度结束后,当年所交保费都将被消耗完毕,不会形成留存,因此短期型产品通常是没有现金价值的。

长期险产品

对于长期型产品,由于保险期间很长,通常不会使用上述短期型产品的保费计算方式,因为这样会存在两个问题:1.短期型保险通常是交当年保当年,对于长期型保险,这就意味着在很长的保险期间每年都要持续交费;2.随着保险期间的推后,被保险人年龄增长,罹患疾病甚至死亡的风险概率越来越高,风险成本甚至会接近于保额(到了生命表极限年龄,死亡发生率被人为设置成100%),这样的保费设计,不仅投保人难以承受,也在最需要保险的期间,失去了投保的意义。

所以,在传统长期型产品的定价中,通常会采用均衡保费方式,将保险期间内的全部成本(保障成本+费用成本)均摊到比保险期间更短的交费期内。简单来说,你要在交费期,把未来几十年保障要用的钱都交齐了。

以保障终身、交费期只有20年的人寿产品为例。在接下来的20年交费期内,我们完成了未来全部“成本”的支付。所交的钱,实际上已经远超了这20年交费期所需的实际保障成本(因为年轻时风险发生概率低,所需保障成本少),所以会出现留存,逐步形成“现金价值”。当交费期结束以后,我们用现金价值余额来支撑一直到终身保障成本,也就不用再继续支付保费。

现金价值有什么用?

对于投保人(普通消费者),现金价值是 “退保金”计算的基础,现金价值决定某款保险在某个时间点的退保权益,能退多少,很大程度上由它说了算。

精算君这里给大家说一个秘密,通常保险公司为了控制投保初期的退保率,会将交费期内的现金价值适当压低。而现金价值超越所交保费的首次拐点,通常会出现在交费期结束后的第2-5年之间,当然这都是符合监管规定的。

关注退保金,对于需要在交费期内支付大额保费的消费者非常重要。因为如果现金流管理不慎,导致无法维持后续保费的支付,在交费期内就会面临巨额的退保损失。这也是我给需要做大额保险理财的投保人的严肃建议,了解保单的现金价值是投保前的必修课。

怎么利用现金价值,减少退保损失?

通常,在交费期内申请退保,剩余未交费次数越多,退保损失越大。我们怎能利用“现金价值”减少我们的退保损失呢?以下是精算君的省钱贴士!

1. 申请“减额交清”

就是以目前的保单现金价值一次性来抵扣所有剩余保费,但由于在缴费期内现金价值的累积速度较慢,无法按照原来的保额足额抵扣,因此会就需要“减额”,以此来保证保单继续有效,而不用交更多的保费。

2. 申请“自动垫交”保费

通过现金价值的抵押,向保险公司借出一笔钱支付所需保费。注意,如果你还有其他未还的保单贷款,加上这笔垫款以及利息,一旦超过了剩余现金价值的全部,保单就会自动效力中止了。

但需要注意的,并不是每一款产品都支持这些功能,我们可以在投保前看看产品的保险条款,里面关于“现金价值权益”的约定,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在需要退保时,也就只能选择退还现金价值了。

现金价值判断消费型or储蓄型?

判断一款产品究竟是消费型还是储蓄型,市场很多说法。从现金价值角度看,怎么判断呢?

上面已经介绍,对于长期型保险,目前国内定价方法基本都是“均衡保费法”,这种方法会将所有年度的保障成本压缩在一个固定交费期内完成交纳。因此,无论消费型还是返还型,都会出现一定的现金价值,只不过储蓄型保险的现金价值会一直往上累积,体现储蓄功能,而消费型产品的现金价值在保单年度后期会逐渐减少至0。

▲被保险人为30岁男性,分别投保定期寿险(定期至70周岁)和终身寿险,保额1万元,交费期20年。

▲市场上常见寿险和重疾险长期产品的分型总结

消费型和储蓄型,究竟怎么选?

至于消费型和储蓄型产品如何选择?这是很多粉丝问过我的问题,我认为两款产品都是自己的市场追求者。投保消费型产品,在等额保费投入情况下,能获取更高的保障。投保储蓄型产品,我们在获取保障的同时,通过现金价值实现保费的长期储蓄增值。

我认为,对于刚入社会或者刚组织家庭的年轻人来讲,保额更高的消费型产品无疑更加合适。随着家庭财富增加,理财需求变得迫切,同时多元化理财策略非常重要。带有现金价值的储蓄型保险,是低风险理财品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建议投资产品形态简单、保障功能较弱、突出理财功能的储蓄型保险。

公众号回复“保险理财”可以看到我对目前国内主流储蓄型保险的介绍与评价。

不过请紧记,“谈保险只有理财”或者“谈理财只有保险”,对于实现个人家庭财务目标,都是非常致命的事情!

保乎 · 小结

今天为什么会聊起现金价值,是因为精算君已经被好几位朋友问过文章最开始的那个关于退保损失的问题。现金价值的适当科普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

对于现金价值,我省略了它相对复杂的计算过程和计算公式的介绍,简单而言,它就是因为我们在交费期内支付了比正常所需更多的保障成本,进而形成的留存,并且按照一定的利率进行滚存。对传统型产品,这个 “利息率”是固定的,对于分红型/万能型/投连型产品,这个“利息率”还加入了浮动部分。固定利率越高,现金价值保证部分越高,相当于大部分投资风险都转移给了保险公司。相反地,保险公司会利用浮动利率、强调“演示的”、“非保证的”保单利益,将风险转移给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必须开始重视对现金价值的关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产品是消费型还是储蓄型,还可以帮我们准确了解产品的另一个“价值”特征:一旦交费期内退保,都将有会面临不小的退保损失,长期型保险的价值要通过“长期持有”来展现。

总而言之,现金价值对投保消费型保险来说,影响并不大;但对于具有理财功能的储蓄型保险来说,就需要重点关注,它不仅关系着你的理财收益,还决定了你的退保风险有多大。

听北美精算师讲保险,关注微信订阅号:保乎笔记 ID:baohunotes。

本文未经授权,请勿转发,一经发现追究到底!转载请关注保乎笔记了解转载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