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便当财经

来源|便当财经(id: daxiong fan)

第1176篇深度文章| 10分钟阅读

11月30日,水滴公司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外界高度关注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7.817亿韩元,环比下降了37.2%。

但这对水滴公司整体的营收并未产生重大影响。财报显示,今年Q3,水滴公司的保险相关收入为7.586亿元,相比去年三季度,仅出现了小幅下降。

去年以来,营销一直是水滴公司保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但从三季报可以看出,在营销费用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水滴公司依靠“保障生态”优势获得了稳定的增长,而且是在整个保险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取得的。

水滴公司的“保障生态”优势,通俗讲就是以水滴筹、水滴保、水滴医疗等业务为核心,对内以保险为中心,搭建了一个覆盖多种用户需求的保险场景;对外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多层次商业化健康保障体系,助力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

对水滴公司来说,“保障生态”一方面增加了业务的多元化,业务之间高效协同,拓宽了公司的护城河;另一方面,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也是水滴区别人其他互联网保险平台的独特竞争优势。

水滴公司CFO施康平表示,公司通过更精细的运营管理,成功减少了对第三方流量的依赖。

可以看出,通过深挖“保障生态”的优势,水滴公司在转型的路上已经找到了更好的稳定营收增长的方法。当“流量”退潮后,水滴公司的保险场景和品牌优势开始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水滴公司11月30日发布财报前的一个交易日,水滴股价大幅上扬,盘中涨幅一度达到46%,截至收盘上涨10.22%。

分析人士指出,互联网保险行业已经进入真正的“下半场”,资本市场更加关注平台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高盛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给予水滴公司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为9.5美元/ADS,维持“买入”评级,主要理由是水滴有效的成本控制帮助公司净亏损大幅收窄。

亏损大幅减少,是此次财报一大亮点,也能看出水滴的潜力。

熟悉互联网科技行业的人都清楚,创办一家上市的科技公司可能只需要三年,但要盈利,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

网易、新浪、搜狐,这批20年前兴起的互联网公司,从创办到IPO的平均周期为三年,扭亏为盈的平均周期为五年。10年前兴起的互联网公司,将盈利的周期拉得更长。

从财报中的数据或许可以找到水滴亏损减少的主要原因。

财报显示,三季度水滴公司销售和营销费用下降了37.2%,总经营成本和费用按季度下降了26.4%。水滴保平台保险客户数量和单个客户首年保费持续增长达到1.087亿,付费保险客户数达到2720万。第三季度单个客户首年保费增加至1292元,同比增长17.1%。

这其实就是水滴公司“保障生态”优势的具体体现,而水滴筹等业务作为保险场景之一,有很大的作用。

三季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累计3.83亿人通过水滴筹向近220万大病患者捐赠了超过457亿元。3.83亿爱心人士参与筹款场景,意味着至少有同等数量的国人通过水滴筹平台认识到预防健康风险的重要性,把保险产品纳入风险配置计划。

众所周知,场景是保险无法逾越的鸿沟,目前大部分长期健康险、寿险主要还是依靠业务员和代理人进行销售,缺乏能高效获客的销售场景。为了维持庞大的销售队伍,保险行业必然形成高佣金,低性价比的产品形态,在各种指标和利益驱动下,销售误导也不断滋生蔓延。这种恶性循环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普通人对保险的不信任,对买保险敬而远之。

而随着互联网向健康险、寿险领域的渗透,以水滴保为代表的网络平台,凭借着其重要业务水滴筹的辅助,通过场景将用户的安全需求和感性情绪激发出来,并辅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推荐帮助其做出消费决定,构建起了健康场景赋能保险销售,成为健康险、寿险销售革新中的新方向。

在本月中旬水滴公司媒体开放日上,水滴筹负责人胡尧曾表示:水滴筹经过数年发展,经过了患者与筹款平台双边参与的1.0阶段;筹款平台联合医院、公益慈善基金会、媒体等进行大病救助的2.0阶段;已经发展到目前在政府指导下、筹款平台、医院、公益慈善基金会、媒体等参与多层次医疗救助体系探索的3.0阶段。

虽然财报中没有明显指向,但不难看出,在水滴筹等业务的促进下,水滴保用户数据和保费收入都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这种“促进”不仅包括流量方面,还包括数据、品牌影响力等方面。

包括水滴筹在内的几大业务之间互相增信、良性互动,既能扩展保障生态的“深度”,覆盖用户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让用户通过不同方式享受到普惠保障,又能拓宽生态的“广度”,覆盖不同经济水平的用户群体,让更多的人群享受到普惠保障。

水滴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鹏表示,包括其本人在内的共计三十余位核心管理人员,在上市前已承诺在水滴公司本月的禁售期结束后的至少18个月内,不会出售或处置持有的水滴公司股票或期权,持续加强战略稳定性、专注公司发展。

水滴公司将把握机遇,积极用科技链接社会各界合作伙伴,通过水滴筹、水滴保、水滴医疗等多元业务组合助力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推动数字科技和健康保障行业的深度融合,希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绵薄之力。

其实这并非空话,这既是公司高管对未来公司保持稳定增长的信心,也说明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奔向第三次分配和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水滴公司正顺应趋势抓住未来的机会。

水滴公司通过旗下水滴筹、水滴保、水滴好药付等业务,探索社保外补充模式,进一步推动构建药品支付领域的多层次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以个人自付、慈善捐赠、多方共付三者结合的支付保障体系,建设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出台的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促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与慈善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协同发展、有效衔接,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重特大疾病因具有“一人患大病,全家被拖累”的特点而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谈大病而色变”。《意见》明确指示,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引导慈善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保障,鼓励慈善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设立大病救助项目,发挥补充救助作用。促进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发展和平台间慈善资源共享,规范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信息发布,推行阳光救助。”这也是类似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及“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保基金压力加大,陆续出现了大病筹款、互联网保险等新型保障方式,增厚了整个社保体系,让更多人免受“大病重病”带来的经济压力的困扰。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传统保障方式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减缓了社保基金的压力,同时也成为各大资本和互联网巨头的热点关注领域。

中国互联网保险未来蕴藏着1.4万亿的产业规模,中金公司研报更是指出,预计中国互联网保费将在10 年内达2.5 万亿,相当于再造半个保险市场,互联网保险赛道前景非常明晰。

趋势已经形成,水滴公司通过旗下水滴筹、水滴保、水滴医疗等业务,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保障需求,打造领先的医保外支付体系,在健康保障这条赛道,水滴公司会跑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