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讲三个小故事。

一个与今天的主题有关,另一个是周围发生的真正的事情。

1.

很多年前和一位中产朋友聊天。

我:最近在忙什么?

朋友:刚从日本回来,下个月去澳洲,中间顺便还买了个保险,真的不错,你也该买份。

我:哪家,产品叫什么?

朋友:友邦,具体叫什么,我忘记了,总之还挺不错的,你也应该买。

最近几年。

常听到身边一些买了友邦产品的朋友聊起自己买的保障。

和我这位朋友一样说不清保什么、不保什么、保多久、赔付条件。

但是非常坚信自己买的好,足够有面儿。

2.

三年前,我买完房子背了贷款,当时几乎把所以钱都拿出来了.

穷得叮当响,但是又十分担心这期间发生生病、身故这样风险的时候。

所以那时候很着急想买份保障,但是不知道怎么买?去哪买?听谁的?

我在众多公司的代理人中也找了友邦的代理人,总体来说,没有其他公司那么push,会时不时讲讲公司荣誉感。

当我把自己的诉求、情况讲给这位代理人后,我原本以为她会量体裁衣给我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我实际的预算和保障需求情况出发。

但当出乎意料的是,她第一时间给我推荐了高端医疗。

每年上万块的保费,不生病的话钱就就完全花掉了,第二年继续要交钱!

当时感叹,对于刚买了房,还欠了一屁股债的我,难道不应该更关注发生身故、疾病收入中断风险吗。

现在回想,好在当时多问多了解了一些。

3.

做这个行业之后,逐渐发现一些公司的从业人员喜欢晒工资。误以为客户看到自己傲娇的收入,误认为钱等于专业。

但我是觉得哪里不对,换位思考了下:

客户找到你,是因为你钱多吗?

你挣钱挣得多,就一定是凭良心和专业挣得吗?客户买的是你的收入,还是专业服务呢?

挣个几百万就可以拿出来得瑟了吗?你以为客户比你穷还是咋的,不要用自己浅显的眼光去揣摩世界,那样的话更容易暴露你自己。

还是那句话,各行各业凭专业和良心口碑,方能走得更远。

那么,言归正传。

今天我们中立客观地来聊聊,2019年友邦开门红的全佑惠享。

首先,它延续了友邦固有风格,保障上追求大而全,但价格比市面上产品高出不少。

1.

也是大礼包,也存在一些问题。

全佑惠享 2019 这款产品号称包含7大保障,但重疾、身故、全残、老年长期护理金、生命终末期是共用额度的。

也就是说,只要赔了其中一项,其他保障就会终止。

2.

重疾病种数量增加,从原来的80种变成100种,但分组和间隔期上并不是最优的。

重症分4组,赔3次,可惜癌症没有单独分组,而是和重大器官移植术、终末期肾病放在了一组;

为什么说癌症单独分组的好一些呢?

因为从历年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上看,高达70%以上均是癌症。

因此如果将高发的恶性肿瘤和其他的多项重症分为一组,那么只要得了癌症赔付过,其他这个组里的非癌症重症就赔付不了了。

因此从这方面看,友邦全佑惠享荣耀2019在重症分组上,不是很有优势。

因为,市面上很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是把恶性肿瘤单独分组的,有些还在主险里涵盖了癌症多次赔付。

这样,对于被保障人来说。

花同样甚至更低的钱,可以得到更全面的保障,从理赔的角度,得了不同类型的疾病,得到赔付的概率更高。

除了分组以外,重症赔付的间隔期也不是优秀。

友邦全佑惠享荣耀2019的间隔期是365天,事实是,市场上的多次赔付重疾险间隔期大多是180天。

间隔期这么不用多说,对消费者来说,同等价格当然是越短越好了。

关于重疾险挑选时候的大原则,早在《三口之家保险怎么买,看完这篇基本差不多了》就跟大家聊过。

你只管记住公式,对应去做验证就好。毕竟,大方向对了,就不会错太离谱。

多次赔付>单次赔付;不分组多次赔付>分组多次赔付癌症单独分组>癌症不单独分组

3.

恶性肿瘤额外赔付2次,间隔期5年,但是需要额外加钱附加。

目前,不少市面上有竞争力的产品是主险本来就是涵盖癌症多次赔付的,不需要额外再掏钱附加,而且间隔期为3年。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癌症五年生存期这个概念,如果不幸得了癌症,可能在3-5年内会出现复发、转移或者新增的情况。

因此对于患病的人来说,癌症赔付间隔期越短,第二次申请到理赔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一般不建议选择间隔期为5年的产品,如果有3年就买间隔期3年的。

虽然,大部分正常人都不希望发生多次赔付这种事,但是买保险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它是提前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做规划和兜底。

钱花都花了,为啥不买个保障全面些的呢?

4.

友邦之前的重疾险轻症只保到75岁,总被吐槽为保障不全面。

这次轻症方面做了一些升级。

升级后轻症保障期到终身,不分组,每次赔付没有间隔,赔付次数由原来的3次改进到7次,赔付保险金递增。

这个变化还是非常不错的。

但升级之后。

很多轻症都是三选一,这多少有些隐形分组的意味,一定程度增加了赔付的阻力。

另外,在轻症责任中,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以前的全佑惠享里轻症中的“轻微脑中风”理赔条件非常宽松,只要不留下任何后遗症就可以申请理赔。

但在升级后的轻症对此项的要求变严格了,增加了赔付条件,需要达到两种后遗症至少一种,才会赔付。

5.

保费豁免,但要单独收钱。

现在大陆主流的重疾险都自带轻症豁免责任,也即被保险人如果不幸得了合同中约定的轻症。

那么得到赔付过后,后面的保费就不用交了,但是其他没有赔付的保障继续有效。

这一点,也算是大陆保险的一大优势,在香港,轻症也只是豁免1年的保费。

但是友邦和平安福一样,在此项责任上都需要单独收费。

在对外的宣传上,将这个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产品都具备的功能,说得像仅此一家似的。

我早在《买保险不看公司大小么,是谁给你的勇气?》

就表扬过,这个宣传和市场公关的能力,做市场,要学一学。

6.

长期护理金是和其他项目共用保额的,在合同中关于长期护理是如下规定:

被保险人六十岁后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即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且状态持续一百八十天以上的,就可以领取了。每月给付一次,连续给付十年,共计一百二十次。

其实是比较人性化的。

因为虽然很多重疾险中包含的瘫痪、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病种。但这类疾病很多是无法生活自理的。

因此如果达不到重疾的理赔标准,那么就可以通过长期护理金提前获得赔付。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领取了长期护理金,后续如果得了重疾,是要扣除已经领取的护理金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天底下没有白掉的馅儿饼。

7.

捆绑了意外险。

友邦的很多重疾险都是需要捆绑销售长期意外险,只要购买就必须附加长期意外险,体验并不是很好。

而所谓的长期意外险,只保障到75周岁,责任和性价比也不是市面上最优的,关于这类型捆绑产品,我在聊平安福的时候就说过了。

大家在这里《我买了平安福2019,要不要退保?》自行复习。

最后。

唠嗑两句。

买保险其实和买其他产品有一个很大的不一样。

它是虚拟的,看不见、摸不着。

凭借一纸合同。

因此很多人买保险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到底买的是什么?

关于品牌包装和品牌效应。

我在《买保险不看公司大小么,是谁给你的勇气?》已经多次聊到过了。

和买一个奢侈品包包不一样的是,包买的品牌货,用起来舒心,亮出来有面儿,你是的确可以拿出来显摆的。

买车买的品牌货,你可以开得很爽,坐起来舒服。

说到这里讲个笑话,前段时间我固定常用的一家银行客服给我打电话。

说我的额度和信用可以升级成金卡客户。

我问他,升级成金卡客户和现在有什么区别呢,是可以候机免费进商务厅还是一些其他优势?

我立刻回答,那还是不尊贵吧,谢谢了。

很多时候,一些公司用品牌、曝光宣传营造一种VIP级别的尊贵感,并且用宣传服务好体验好。

的确,进个店有一群人围着的感觉总是不错的。

但是保险不一样。

它毕竟是一纸合同。

买它的目的,不是在买的时候、理赔之前爽和尊贵就够了。

你是要在得了病、出了事的时候指望上它,帮你兜底,防止一夜回到解放前的。

服务好等于理赔宽泛?还是理赔顺畅?

如果条款和合同没写。

出了险赔不赔、赔得顺畅与否,是条款说了算,还是业务员的自信和骄傲说了算呢。

最后,推荐大家听一听我和伙伴带来的这门保险课程。

《中产家庭如何买对保险》

本堂课程,不推荐任何保险产品,而是给你一把标尺,教你一步步明确自己的需求。

为中产家庭普及正确的保险观念,用保险守护家人,和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

全面拆解重疾险,轻松设定保额预算。

手把手教你规划理财做好家庭资产配置。

让你不再焦虑,轻松实现人生目标。

这门课程不会推销任何保险产品

给你一把标尺,教你明确自己的需求。

让你不走弯路,一次买对保险

作者Kris,R&F创始成员,资深保险经纪,金融硕士,签约作者,终身学习者。

阅读更多,关注微信公众号:「番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