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国保险业协会发布了业界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根据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转换时间,今后所有新担保和更新新能源汽车将统一适用该条款进行担保,不再适用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2020版)》。

自用充电桩受损可赔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条款》为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提供更加有效和有针对性的保险保障。在保险责任上,既为“三电”系统提供保障,又全面涵盖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使用场景。在条款开发上,既考虑当前的主流技术路线,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业态留有创新空间。

在多元化的保险场景方面,《条款》结合新能源汽车充电使用的特点,开发《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既涵盖本车损失,又包含充电桩等辅助设备自身损失以及设备本身可能引起的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集中解决新技术应用中,辅助设施产生的风险。这是车险首次承保车外固定辅助设备,是车险领域内的一次创新和探索。

在最受关注的保险责任方面,《条款》以列明式的表述,突出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构造特征,同时将保障范围扩大至车辆特定的使用场景,如自助充电、专用车辆工程作业等,升级优化传统车险的内涵与外延,增强了条款的适用性、针对性;《条款》还结合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中的风险,设计《附加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承保由于外部电网输变电故障、电流电压异常等导致的车辆损失,通过保险机制,分散风险。

数据有限影响定价承保

让很多新能源车主烦恼的是,在售新能源车只能沿用燃油车车险条款,部分条款并不适用于新能源车,理赔纠纷案件也时常发生。

在今年4月,有网络消息称平安产险在部分省市拒绝为特斯拉新车上保险,续保的相关方案也开始收紧。虽然这一传言随后被企业辟谣,但国内新能源车配套的专属车险引发了部分车辆使用者的担忧。

据了解,困扰新能源车主理赔的一大问题是动力电池,车损险保障责任里没有包括电池损坏引起的责任风险。在厂家质保期内不出险还好,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定损难、理赔难的现象会成为困扰车主和保险公司的共同难题,行业一直呼唤新能源车专属保险条款的出台。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解释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新能源车在车身结构、动力系统、使用场景、维修保养等方面较传统汽车存在较大的区别,其风险特征和事故原因也呈现一定特殊性。新能源车受总体保有量小、车型迭代快、产业化时间短、潜在风险未完全显现等因素影响,行业掌握的新能源车承保理赔数据有限,影响保费测算。

资料图(图文无关)

财险公司迎来新“战场”

据了解,国内多家大型保险公司早已着手针对新能源车开发设计专属保险或正推行相关计划,相关新能源车险产品已经“在路上”。随着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的发布,相关产品也有望加速落地。

国君非银刘欣琦团队认为,从调研情况来看,预计《条款》下新能源车的基准保费相较现行综改的基准保费小幅下降,同时新能源车特定保险责任有所增加,因此新规实施对财险公司的保费和盈利将有小幅负面影响,但总体影响有限。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整体而言,在当前车险行业存量竞争激烈,经营利润微薄的背景下,新能源专属车险无疑打开了全新的增量市场。对保险公司而言,新能源专属车险有助于更精准的定价,从而缓解赔付压力、提升经营利润;对消费者而言,新能源专属车险填补了传统车险保障不足的痛点,有助于消除消费者购车疑虑并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在从业人士看来,财险公司有望迎来新能源车险新“战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新能源专属车险市场规模也有望扩大。在传统燃油车保险激烈的竞争之外,新能源专属车险的诞生,有望为财险公司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空间。

不过申万宏源保险业分析师葛玉翔坦言,目前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行业面临较大承保亏损压力。中小公司因定价能力较差,客户筛选能力较弱,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普遍超过110%;头部公司凭借自身在定价、客户储备和厂商合作能力的天然优势,基本保持承保盈亏平衡。葛玉翔预计,随着车险综改的不断深入,价费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显现。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