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朝的邮箱站

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是两汉时期。

汉承秦制,疆域之辽阔远过于秦。

自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徐闻县,正是朝廷考虑到徐闻是扼守大陆至海南的咽喉之地。而为了巩固中央的统治,使中央与地方之间能够密切联系声息相通,汉政权非常重视交通与通信建设。在秦代邮传的基础上,开辟了通达全国各郡的交通线,在主要道路上完善通信系统。 “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一般-的亭是不承担通信任务的。但有些特殊的亭,如边亭、门亭则直接或间接与通信有关。

汉代地方与中央的通信联系也是频繁。一般在每年年底,都由地方官本人或遣长吏到京城上计簿,即将全年的人口、钱粮、盗贼、诉讼等情况报告朝廷,相当于年终总结,1996年9月2日我国发行《中国古代档案珍藏》邮票中“汉代木牍”就是这一内容的文书。汉代的通驿方式有如下两种:

烽燧:汉代为了巩固边防和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在边界上修筑了城垒和烽隧。由于烽火通信具有简明、迅速、接力等特点,速度相当惊人。目前在徐闻东北部锦囊的头堂仍有烽火台遗迹。

传:也是邮驿机构的一种,汉代的传用车。凡政府官员因出使,或传布政令,都可以按规定乘传。《汉书》记载田橫与部众门徒五百余人避居海岛。汉高帝派人招安说:“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举兵如诛”。

汉代时徐闻县隶属合浦郡,而且一度还贵为合浦郡首县之尊,地位显赫。而当时的徐闻合浦其辖地还包括了海南东北部一隅。这样汉朝廷在徐闻所设置的左右侯官(黄门驿使),便是最早的驿臣。而且品位不低,因为他们在徐闻的官署使用了“万岁”瓦当做为建筑构件标示。也可以说徐闻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关。最早的海路驿站,因为它与东南亚名国通关来往较早。其东承番禺,西接北海合浦,连通日南障塞……,南系珠崖。徐闻古港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官方史书记载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以徐闻港为始发港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也是中西海上交通史上记载最早、最详细、最完整,也是最长的由汉官方经营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其首次记载船队所携带的主要交易物为“杂缯”(丝织品),这正式翻开了中西方国与国之间海上交流史的第一页。

二、唐朝时期的邮驿

汉代徐闻达到全盛之后,到了隋唐时期,为避“海鰌之患”,雷州半岛成了统领南路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徐闻港虽然有所式微,但是依然是南连琼州的咽喉节点,交通也较为发达。当时朝廷把海南做为惩戒贬官罪徒的“西伯利亚”流放地,徐闻与历史上众多的文化名人都有交会,如唐代名相李德裕。

《元和郡县志》中是这样记载的:欲拔穷,诣徐闻;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东南亚的交流开始密切起来。日本遣唐使15次来到中国,而中国沿海各州府立即予以接待,发给凭证,并上报朝廷,这些外国使者的接费用者由中国驿馆负担。唐代的徐闻港虽然没有汉代之全盛,但仍是重要的港口之一。

唐代在驿之外设有馆,馆有两种,一设于县、州、府城內,一设于非干线之上。大量的馆是州县以上的地方设置的宾馆。唐代中央发往地方的诏旨,文书都使用邮择传递,那时从长安到南方各地交通相对秦汉以前来讲已很通畅,所以朝廷的招贤文榜能很快传到岭南。

三、两宋和元代时期的邮驿

宋初,地方行政系统为州县两级。太宗时,将全国分为十五路,路、府(州、军、监)、县三级成为地方行政的基本建制。徐闻隶属广南西路。与此相适应,邮驿组织也实行三级管理。

宋代邮驿的特点之一,是邮与驿,通信与馆舍(馆驿)相分,也就是在传统的送往迎来,按待官员的“馆驿”之外,另行设立了专司官员文书传递的递铺组织。

馆驿(包括亭、馆、驿舍)为过往官员休息的地方, 类似现代的招待所。

基于徐闻与海南之前隔着的琼州海峡,虽然是短短的水路,但徐闻沿海以及海南岛回流的自然条件,两地的线路又比较短,由于徐闻所处的地理位置,当时很多流放到海南的官员均在徐闻先落脚,适应下来后再渡海,为了接待这些被贬官员,徐闻开始建有驿亭和驿馆。明《雷州府志》记载:“官府为适应军事、行政管理的需要,在徐闻县境内的英利和沓磊设置驿站,用以接待过往之官员、差役”。尤其在南部沿海港口沓磊浦建立驿站,成了雷琼海上交通要津。

于是历代过海之达官贵人,迁官骚人都必经此地。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宰相、政治家寇准(今陕西谓南人) (961-1023)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曾来到沓磊,写了一首《沓磊海边驿站、临海驿夏日》:岭处炎蒸当盛暑,雨余新馆觉微凉,最怜夏木清阴合,时有莺声似故乡。宦海从来波不平,寇准为一代名相,竟斗不过那些奸臣贼子,落魄雷州,远离中原,国难当头,无以相报,如之奈何。于是写就此诗,写的虽是沓磊海边夏景,抒发的却是他热爱家国的情怀。不久,寇准客死雷州,魂散天涯。眷恋故乡黄土高坡,此恨绵绵无绝期。

当时沓磊浦和附近的博涨一带也是商港,繁荣的贸易,使沓磊驿站更加繁忙。馆驿是地方行政的面。古人认为,馆驿建设的好坏,反映了地方行政的兴衰。宋代也是这样。一方面以整洁的环境,宽畅的屋宇,华丽的设备,博得,过往人员的欢欣。—方面又以驿亭桥道的整齐划一,标榜地方吏治的昌明。于是,在馆驿的建设上,这个时期馆驿建设的规模是比前朝大型的。宋朝时期的徐闻在注重馆驿建设的同时,也加强早期通迅工具一一烽火台的建设。至南宋末年,沓磊是南方通往海南重要的一道防线,元大将阿里海涯率军与南宋残军曾渊子、张应科部在徐闻沓磊浦海域血战,由于当时的元军作战不利,迟迟未能攻下沓磊进军海南岛这个南宋最后的粮草基地,而且自已伤亡惨重。可见当时宋、元交战时,沓磊是保卫海南的前哨阵地,南宋驻军在此山修筑城堡,建筑炮烽火台。

到了元朝,为便于“通达边情,布宣号令”,朝廷在全国各郡县冲要处设脱脱禾孙之官,监察驿政,驿站分水站、陆站,陆站用马、牛、车,甚至用狗,水站用船,驿站由兵部统领。据《元史、兵志》记:全国总共有站赤一千三百八十三处,其中徐闻县地就设立有英利驿和沓磊驿。这时,有个叫范椁的名人又经徐闻沓磊过海南,存《登沓磊驿楼自此渡海》诗为证:半生长以客为家,罢直初来瀚海查。始信人间行不尽,天涯更复有天涯。

范椁(1272–1330)字享父,一字德机,清江人(今湖北恩施),以荐举翰林院编修官,后任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又擢升为海北海南道(今雷州和海南岛)廉访司照磨官,职能是纠察地方吏治和政治得失。范椁一面为官,一边作文,遗《范德机诗》和《木天禁语》,论诗讲究篇法、句法、字法、气象、家数、音节六关,时人虞集称范椁诗“如唐临晋帖”,又称范为文白先生,是当时文坛领袖,誉为元代四大家之一。应该说范椁仕途还是比较平坦,但是外族入主中原,一代骚人寄人篱下,“半生长以客为家”的心境还时有流露,劳劳碌碌为那番,只有范椁心里明白,我想,他也是随波逐流,随风飞到天尽头。原以为沓磊是天涯,谁料登上驿楼 南望,隔海青山一缕,茫茫苍苍,天涯更复有天涯。

四、明朝的铺递

明初,由于朱元埠注意到大乱之后休养生息,对巩固政权的必要性,采取种种措施,加强农业生严,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明代,南来北往的路途更加清晰明了,由于有了地方志书详细的记载。明代的徐闻县属雷州府,随着经济的兴旺,陆路交通发展显著,驿传铺递较为发达。可让我们按图索骥。地方志中的“与地”“兵防”都把沿途驿递记得一清二楚,也就是说,徐闻是水陆交加的驿站、关隘。既有船驿,也有马驿,人驿。船驿即沓磊驿,又称椰子驿。因为徐闻东有锦囊守御千户所城,中有海安守御千户所城,西有东场巡检司,这样,东西走向的驿道,南北走向的驿道都已经频繁使用。由于时代久远,或因其他原因,其驿站的村名有的仍沿袭,有的却无从查考,如“包笼”等。明代著名文人汤显祖被贬来徐闻任典史,他就曾慕名专门来徐闻南部沿海的沓磊驿游玩,来徐闻就任后的汤显祖自称海若士(海神),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他被贬徐闻任添注典史,这官比芝麻还芝麻,为知县下掌缉捕,监狱的属官,虽也可兼领县丞和主簿之职,但何况还是添注(临时设置)。汤显祖这个临川才子,是否性格过于狂傲执拗,竟敢上疏得罪神宗皇帝和权臣,落得流寓海隅。南下时,他在阳江莲塘驿匆匆在壁上题了《阳江道中》五言诗后,即乘船沿海岸过雷州半岛,拆上合浦,才走陆路到徐闻。到得徐闻,常跑到海边游玩,去白沙、去沓磊,对沓磊驿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他登驿楼望海,到海滩踏浪,下海里乘着木筏荡游,于是写就了《徐闻泛海归百尺楼示张明威》:沓磊风烟腊月秋,参天五指见琼州。旌旗直下三千尺,海气能高百尺楼。汤显祖这诗写的是沓磊的冬景,其风格和气势与众不同,期间不见幽怨牢骚。但却有二首沓磊诗,写得使人读后心事浩茫。《徐闻送越客临高,寄家雷水二绝》:其一 珠崖如图气朝昏,沓磊歌残一断魂。但载绿珠吹笛去,买愁村是莫愁村。其二 一曲明珠老会稽,客行长忆夜鸟啼。琼潮不解人朝夕,半月东流半月西。

明代时因徐闻县地处边隅,一般公文由铺司从雷州送至徐闻,至海南总铺再领文而归,往返大约需3—4天时间。当时徐闻县共有专用铺递差马10多匹,府县之间,大致每10里、20里设一铺,相互连接贯通。共走递差马十匹,编草料银二百九两二钱,设长差铺递十名,轮流差送公文。此路也是商旅往货物流通的官道。明代末年,明朝廷政治几乎崩溃,崇祯年间,全国都裁撤了驿站。

协济制度是明代分配驿银的一种措施。明代徐闻的税赋,名目十分繁杂,税额也很高,其中就有驿传的协济, 每年征收过关、工食、铺修三项费用共银270两,徐闻虽然偏僻,但承担驿传经费与“要冲无异”,征驿传银800多两。

在运用军事手段闭锁海口的同时,明政府又在徐闻地区设立卡。明代徐闻的关卡有东场巡检司、遇贤巡检司、东宁巡检司。由于这些巡检司分散太广,他们多以烽堠报警。

宁海巡检司,明初创建,在十七都北,在县治东五十里,舍一间,沿海烽堠十二处。

东场巡检司,在迈陈墟南,县治西四十里,明末创建,规模与宁海巡检司同,沿海烽堠多至十二处。

遇贤巡检司,在下桥墟北,县治北四十里,设置时间不详,建衙舍一所在仓东,有烽堠四处。

五、清代的铺递

前面说过,由于邮驿的邮差李自成率众起义,到崇祯年间,全国都裁撤了驿站。 但到了清朝,朝廷又似乎对驿传有所重视。清代雷州半岛地区的驿传铺递较之明朝得到巩固和完善。清政府在驿递、铺递之外,又建立了塘递系统,主要是因为传递军事丈报的特殊需要。清代军事文书中 “为塘报事”、“据塘报”、“塘兵传递”等语,都是一些涉及军情的信息。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明代采取并铺归营,而清代即采取了以塘代铺,塘兵成为铺兵,由讯管理,而且贴近烟墩炮台。从地方志的图经看。徐闻的海路交通还是非常齐全。锦囊城往西为头塘,到曲界凤山(二塘),三墩河(三河),然后过顶岭,过那屯直到县城。海安营向此过城内,北关、观涛(现伏波庵)南山塘、西门(迎恩)铺、头铺、二铺(边河)直上下桥、遇贤、英利……。

值得一提的是,徐闻境内的塘,有头塘、二塘、三塘、四塘,过海的海口卫所即为五塘。是沿海岸线的军事监控设施和通讯设施。就这些塘都有传递军情政令文书的担当功能。清代的徐闻到海南有二条海路。一条是海安到海口、文昌,一条是从那黄即三墩到澄迈,一条是从东场到临高,这些通道都属军事性质的。其实从民间经济交往口角度看,徐闻沿海的港埠都具备这种功能。

 徐闻县沿海的一些村庄至今从地名上来看仍有这种属性,比如说徐闻县南部沿海有一个著名的村庄叫做“三塘”村,据《徐闻县地名志》上记载,三塘村原本唐朝建埠,原名为齐崙埠,因是海防重地,自古至今曾驻军,明清时期朝廷曾在此地置“塘”(兵站),称“第三塘”,后林姓人家于元末明初由广东省高州府吴川县的塘览奉旨迁至齐崙埠定居戍边,遂将齐崙埠这名称改称为“三塘”村,“塘”并非池塘,而是兵站,古今中外军事史上,凡设在前线与后方之间,承担交通运输等后勤保障任务的组织和机构,均可以称为兵站。三塘村从元代开始就被当时的朝廷辟为兵站,并在当地拥有一定数量的驻军,据文献记载,元代有17人,明代鼎盛时期最多驻了50多名兵员。自林家将齐崙埠依照兵站的第三“塘”改名为三塘村后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据了解如今现三塘村大多数、超过60%以上人口皆为林姓世居,村民也说其先祖来自广东吴川县,因奉旨戍边而来此定居的,此说法与徐闻县志、徐闻县地名志上的记述基本吻合。

事实上,古时徐闻县系海防重地,炮台烟墩密布。除了炮台,徐闻南部沿海还有烟墩,这种烟墩是明代为发现敌情用烟火报警的设施,多数自东至西设于徐闻南部沿海各地,这个烟墩在三塘也设置有,其名称就叫做齐崙墩或三塘墩。到了清咸丰年后,随着外国技术的引进,官方及民间均武装现代火器,如滑膛炮、枪等。2011年在三塘村西滨海发现一门保护完好的明代海防火炮。该炮原为附近渔民泊船时系锚绳所用,现由于码头修整,该炮被整体挖出。该明代火炮保存基本完好无损,炮身全长90厘米,炮管膛口外直径26厘米、内直径17厘米,另有炮架。据有关资料鉴定,该炮为明代火炮,由炮膛、药室和底座三部分组成。膛口和尾座铸有加强箍(以增强炮身的坚固度),药室上方有点火孔,火炮的中部还铸有耳轴(用来调整仰俯角度和射程准确度)。此炮是明代制造的单管射击火器,供兵船近距离射击使用。可见三塘村这尊明代火炮的发现只是当时雷州半岛南部海防的一个小小的印记。而三塘炮台附近还有其他炮台和烟墩等后防机构,据《徐闻县文物志》上的记载,从明洪武年间开始,三塘村海湾由于是中国南方海防重地这一带设有三塘炮台和珠余角炮台,另有驻军长驻村中,其兵员由海安所直接调防此地。古徐闻县三塘炮台遗址位于三塘港东南侧,其地又称炮台角,自内陆伸出海面500米左右,由砂砾组成,高11.7米、长850米、宽500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因三塘村在古时称齐崙,故炮台角上的炮台当系旧志记载的齐崙埠,此墩台离天后庙30米,墩高约7米,方圆10米,为砂石结构。三塘炮台原有火炮7门、重炮若干门,除了现存的这门小火炮,前些年其实三塘村中还出土了两尊长2.6米的明代大前膛火药炮,不过可惜现已不知去向。而除了发现明代火炮的三塘炮台外,另外还有珠余角炮台包着三塘海湾与三塘炮台遥相呼应。这个珠余角炮台高3.3米,宽14.6米,为土石筑城,有2000斤前膛火药炮两尊,1000斤重炮1门,500斤火药炮4门,各炮台均在清末废弃。

清朝的铺递其实在徐闻是比较发达的,从清代嘉庆十年(1805年)起,徐闻各铺设长差铺递10多名,各铺轮流由雷州铺和海南总铺差送公文,这些铺差每年发给工食银五十四两九钱五分。而在明代铺递的基础上,清朝时期徐闻继续设铺,并建起公馆和驿亭等设施,据我们深入考证徐闻古驿道沿途就曾设置过系列公馆、行馆、如英利公馆,康熙三十四年(1695)知县孙挹重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知县郭棠重修。

濂滨公馆,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知县孙挹建,今废。指的是清宣统年。

中伙公馆,今圮,指的是清宣统年。

下桥公馆,今圮,指的是清宣统年。

县行馆,郡城府治前,久为营官所据,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知县孙挹申详归复,捎资重建,今废为民居,说明康熙年间,徐闻县衙曾在雷州设置过办事处,就象徐闻在雷城有宾兴祠一样,不过,宾兴祠是为科考的学子们设置。

既然,古驿道的最南终点有个海安铺,于是在海安所城也建有海安所公馆,海安所公馆,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同知裴国祯,知县孙挹建,嘉庆十一年(1806年)知县罗有尚重修。

海安公馆又是怎么样建成的呢?建公馆也必须有个缘由。好在参与营建而且又是发圮人的雷利同知裴国桢在公馆建成后写下了《建海安公馆记》这篇文章,有石立碑,未得而知,但是这篇文间收入到清宣传三年(1911年)《徐闻县志》卷三十五《艺文志》中,文间分前后两段,前段抒写建海安公馆的起由。裴国桢是这样说的。

雷州和琼州隔海相望,大海的北岸是海安,是船车往来必然经过的地方。舟车劳顿,加上海风大浪的阻碍,来往的人有的想歇息,有的想居留,这一来都要费时半月十日,尤其是海安这的官员、商人、百姓止息的地方,即使有茅屋数间,但经小简陋,就象蚂蚁搬土封塞鼠洞一样。商人和百姓尚且可蛰居其中,但官员们就难于驻足,于是寄居到寺庙里去,这般的身份让人看了不太合宜,而且还带有家属呢?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裴国桢因公事南渡过海,觉得很是困惑,当时还未想得太远。第三年,即1696年,因为要护送上级监司过海,因此把建公馆的想法与海南徐闻的镇守唐公,何公商量。同郡的文武官员都很高兴,但是没有捐资。好在徐闻知县孙君才(名挹)腾出时间和财力,选择地盘,投工购料,看日子开工,在当年的厅堂和廊宝共三层二十七间。裴同知认为这项工程,不浪费,不扰民,又正合时宜,这都是孙知县的功劳。希望今后的接住官员,平时多加修缮,让它不断地传承下去。

除为以上的传递方式外,徐闻由于地处中国南方边陲之地,还增设和保留了其他通讯手段,比如说我们在前面汉代时说过的的烽燧,这种自古以来就是边防报警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清代,烽火报警制度虽然继续使用,但都在局部地区使用。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徐闻沿海多地都设立烽火台,临望海面。文献典籍上又称为“烟墩”,其实“烟墩”就是烽火台,全县计有烟墩(狼烟报警之所)10多座,守墩士兵30名。文献上记述徐闻境内都有兵士日守卫的烽火墩,可随时向各个哨卡和墟沟兵营报警。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设立邮政,铺递逐渐被邮政取代。光绪二十九年,徐闻设邮政代办所,次年改邮政局。

清代末年,徐闻县和其他地区一样,出现了一种私人经营的商业,为民间传递信件这种邮传机构叫做“民信局”。

参考文獻

1、《中国古代邮驿史》修订版刘广生、赵梅庄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版)

2、清嘉庆《雷州府志》、清宣统《徐闻县志》

3、新编《徐闻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4、《徐闻县地名志》陈华昌著(广东地图出版社, 1993年版)

5、《老徐闻掌故》曾青、何强著(南方人民出版社 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