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进军计算机行业已经不是一两天了。有和联想神仙竞争的轻薄小米笔记本Air(12.5),也有之后需要以更高的配置与现有品牌竞争的13.3英寸Air。

从第一次产品销售到今天的销售成绩,小米的后起之秀似乎已经开始“渗透”传统笔记本市场的产业链。但是从长远来看,Air这条产品线是单一的,所以“轻薄本”也不是所有用户的刚需。以目前的硬件素质,无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关注度。小米更需要“重量级”的产品。

所以今年9月,小米带来了15.6英寸小米笔记本pro。这里的笔者也无用地再次聊天,回顾了发布会。现在通过图片总结一下小米笔记本Pro的方方面面。(大卫亚设)。

外观,还是没有设计是最好的设计。

说实话,外观部分笔者想直接转移之前对小米笔记本Air的描述。因为这款专业级产品小米在他的外观上没有任何变化。

小米能把这个“没有设计的设计”的理念坚持到今天,也可以说是业界的清流。

此次笔者获得了“i7 8550U 16GB RAM 256GB SSD”版本,即最高版本,售价6999韩元。下面有两个处理器版本,分别是i7-8550U和i5-8250U,但分别为6399韩元和5599韩元,其馀配置相同,全部标配MX150单独和指纹识别功能。

a面造型延续了小米一贯的简约设计,全金属砂百叶窗摸起来还是很冷的。正面没有任何标志,深空灰增加了看起来比Air更稳重的迷惑质感。(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Logo)当然,小米仍然提供LOGO定制服务,这是小米笔记本电脑的特色卖点。

就像笔者经常对朋友说的那样,小米笔记本的这个A面,你可以说“朴素不华丽”。我认为,即使他“保存特色”,审美也是主观的。有的人喜欢低调,有的人喜欢闪亮的东西,武菜喜欢各自喜欢的东西。看起来好不好,消费者说了算。(莎士比亚)。

B面仍然是15.6英寸,边框部分窄到6.52毫米,屏幕比例达到81.5%,但分辨率仍然保持在1080P,细腻度看不到惊人的性能。

但是,屏幕色域比Air提高了72% NTSC,显示质量略有提高。a面上没有小米的标志,但B面底部边框上印有醒目的“美”。

b面铰链最大开合角度为140度,一只手可以开合(用一根手指也可以)。值得注意的是,B面和底部C面之间的铰链位置仍设有冷却孔,并内置了两个内部冷却风扇。

c面的键盘区域仍然是熟悉的孤岛设计,和Air系列一样,键帽的配色是接近笔记本主色的黑色。

小米在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键盘这一部分的改进。得益于面积更大的C面,小米在专业型号上使用了“全尺寸键盘”配置,键帽采用了双弧设计,键距达到了19.5毫米。Air的密钥路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达到了1.5毫米的密钥路径。

由于键盘更大、更高,自然对打字和游戏操作的反馈更加明显,误触率也更低。(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全尺寸键盘和普通笔记本键盘小键盘中有15.6英寸笔记本电脑可供选择。

0600045d2e4eee14f8?from=detail&index=8" width="640" height="426"/>

键盘背光灯为一级开关,不可分档调节,亮度固定为4尼特。

另外,小米笔记本Pro也配有一块6英寸的触摸板,表面为玻璃材质,同样配有按压式指纹识别功能,解锁甚是方便。

不过触摸板的体验只能说一般,当然经验告诉我这不全是硬件的锅,Windows系统对触摸板的优化也并不算十分友好,关键时候还是来个鼠标实际。

但是它还是跟Air有不同的地方

如果要说小米笔记本与之前的Air不同的地方,莫过于它的三围、重量和接口配置。

整机三围360.7×243.6×15.9mm,重1.95kg。相比同规电脑来讲并不算很重,但你也肯定不会想带着它周围跑,因为实在太大了。“大屏+大尺码”的特性使它被钦定为一款“家里——公司”的办公型笔记本电脑,放在家里玩游戏看电影,上班带到公司办公那是绝对没问题,出差就免了吧。

接口数量增加到7个:左侧配有HDMI输出口、2个USB 3.0接口、3.5mm耳麦插孔;右侧为2个Type-C接口(左1仅为数据传输用途,不可充电)、SD读卡器(支持SD/SDHC/SDXC)。

两个Type-C接口中其中一个是作为充电用的全功能接口,小米官方称小米笔记本Pro配备1C快充技术,35分钟内可充电50%。充电器依然是大头+双头Type-C电源线搭配,这与前面几款笔记本所配备的一致。

小米笔记本Pro D面

说了这么多,硬件表现如何?

在文章开头,笔者已经简单介绍过了小米笔记本Pro全系列的硬件概况,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仅仅只针对手上的顶配版小米笔记本Pro进行介绍。

配置上,小米笔记本Pro顶配版搭载的是英特尔近期发布的酷睿i7-8550U处理器,辅以16GB RAM+256 SSD,显卡是近期在笔电上用得较多的GeForce MX150。而在上面这串配置中,亮眼的是处理器和显卡。

说起酷睿这块八代处理器就相当有意思了,英特尔这个牙膏厂一下把整支牙膏都给挤出来,使得八代i7在性能上相比七代提升40%!对于英特尔这个牙膏厂来讲,这40%的提升真要记入里程碑了。

此外,相比于七代i7,八代在最高频率、三级缓存空间上都有提升,核心数增加至四核、最高频率为4.0GHz、三级缓存空间翻了一倍到8M。

GeForce MX150是现今英伟达最新的笔电级独显型号,在前一款小米笔记本上也已经被用上,用于替代之前的940MX独显。在小米笔记本Pro上这块独显依然为2GB内存(25W),综合性能与桌面级的GT 1030接近。例行环节,整机的性能跑分先走一波(CPU-Z、CineBench、3D Mark)。

理论性能跑分:

CPU-Z 跑分成绩:单核跑分:329,多核跑分:1400。i7-8550U相比之前的i7-7500U有明显进步,主要是在多核多线程方面上体现。

CineBench 的跑分也不低,OpenGL能跑出94fps的成绩,甚至在二测中能跑到98fps的成绩,确实达到了相当高的表现,而多核跑分519cb的分数同比i7-7550U也明显更优。这样看来,i7-8550U的性能确实提升明显,并正如英特尔官方说的这次的提升是最明显的改进。

游戏实测体验:

当然啦,电脑性能也不是单靠跑分和硬件全靠吹,最终还是要看实际体验。这部分笔者将使用环境分为“办公”与“游戏”两个环节:

办公是按照平常非游戏的场景下进行多网页、多文档打开操作并连带切换、高分辨率视频播放三种日常使用较多的功能进行监测。共打开10个网页播放+10个Word文章进行处理。

10个网页视频播放+10个Word文档同时操作

处理器占用情况(任务管理器)

尽管在打开多个网页时系统会出现几秒钟的顿感,CPU占用率也会瞬间升高,但最终还是能把10个视频进行播放,并且在这播放过程中也一直保持着顺畅的表现,CPU占用率也逐渐降了下来,风扇也开始介入“呼呼呼”地散热。

在同时打开10个视频和10个Word文档的测试过程中,笔者依然能够对电脑进行正常的操作和应用间来回切换,没有因为多窗口而出现卡机的情况,从管理器看电脑运存也仅占用了不到的一半而已。不过话说回来,打开20个窗口的用意旨在测试,相信极少数用户会同时打开这么多窗口使用,除非有特殊需求。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这台电脑的性能用于办公是完全能够胜任的。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游戏。

游戏部分笔者则是将《CSGO》进行游戏测试,看看小米笔记本除了日常办公,游戏娱乐也能否胜任。

小米笔记本Pro运行《CS:GO》(78fps)

发热情况又是如何?

作为一款笔记本电脑,高强度使用下的温度问题也是值得关心的一个地方,不然烫不到大腿都会烫伤手指头。那么小米笔记本Pro的温控情况如何?我们不妨通过日常、游戏、视频三个环境进行测试。

日常待机温度

由于是金属机身,散热性能相比塑料面板要好上不少,在日常使用环境下B面左部温度在25℃~27℃幅度。

《GTA5》运行15分钟后温度

而在《GTA5》游戏运行时,电脑温度会飙升到52℃,键盘会有颇为烫手的情况出现。但这也是正常情况,毕竟在游戏场景中硬件都是在满载状态下运行,同时我们也能听到两把风扇呼呼呼地散热,游戏也不见会出现因高热而出现降频卡顿的情况。

4K视频15分钟播放温度

视频播放时,电脑温度则是保持在24℃~27℃幅度。与日常待机时温度相差不大,金属面板的关系使B面依然有种凉飕飕的感觉。

总结·这个价位你还想要啥自行车

这次小米依然通过性价比来巩固其笔记本产品线的位置,可以说是对之前产品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和改进。有人嫌小米笔记本Air接口不够用,Pro一下加了几个;有人嫌屏幕不够大,这下上到了15.6英寸,总可以爽快打游戏了吧;还有人嫌性能不够,那这次一口气用上了八代酷睿(i5/i7),运存提升到16GB,只要你不嫌重,去到哪里都能“吃鸡”。

不过,站在笔者角度看,小米笔记本Pro的处理器和运存上两个硬件配置是虽然能够满足大部分需求,但要用来专业打游戏,这块MX150的显卡还真不是那些配备“GTX 10xx”的游戏本对手,它能做到的是给你中重度的办公程序运行和较高特效的条件下运行游戏。

换言之,笔记本的体重比就摆在这,能用上目前笔电中的最新独显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更何况MX 150的显卡表现也并不差。所以在我看来,小米笔记本Pro就属于办公本和性能本之间,它的主要使命还是更好地支援你去办公,硬件性能肯定是能够胜任的。当然它也能够给到你适时娱乐,但它并不会因为有着浮夸的游戏本造型而暴露你爱游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