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VAIO解读国王归来。

几年前曾是“高压格”的代名词的VAIO笔记本电脑,在机场站或星巴克轻轻提起VAIO笔记本电脑就让人羡慕,仍然是索尼的子品牌时代,以其时尚的外观、出色的设计和出色的性能表现受到中国用户的喜爱。(维多利亚,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Northern Exposure)。

的所有美在三年前戛然而止,断臂的索尼剥夺了VAIO品牌电脑业务,VAIO作为独立品牌存在,被迫暂时退出中国市场。当时国内媒体很遗憾,用户也很遗憾,因为曾经受欢迎的品牌包含了太多人美好的记忆。

独立后VAIO仍然推出了很多笔记本产品,甚至进入了手机领域,但在中国市场始终缺席。

8月8日在中国非常漫长的一天,难忘的中国用户终于等待回音。VAIO宣布重返中国,经过3年的漫长等待,京东VAIO Z和VAIO S13两个系列产品推出。

新浪数码已经提前收到了VAIO Z,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来谈谈这个产品的经验。(大卫亚设)。

熟悉的味道

外观:VAIO一度主导了一个时代的笔记本美学。

碳纤维材料加上超薄设计,索尼时代的VAIO Z系列笔记本电脑一直代表着索尼乃至整个笔记本电脑行业的最高工业设计水平。

在没有Surface、苹果刚刚起步、国产笔记本设计水平尚未成熟的大环境下,生物是笔记本领域的图腾。(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国作家)。

进入索尼时代后,生物推出的第一款笔记本产品也是生物Z,这款BIO Z在日本以外上市时添加了后缀“VAIO”,在此基础上,可以轻松去除屏幕去除和折叠,以及像现在的BIO Z这样的复杂。

所以虽然和索尼已经没有太多关系,但是在boyes上仍然有很多索尼时代的影子。

铝材料为主体的气体

A面和C面是具有凹凸抛光工艺的铝材料,手感和质感与目前流行的高端智能手机喷砂金属机身工艺相似。A面的“VAIO”LOGO经过特殊处理过程后折射出淡淡的蓝光,为原本寒冷的机身增添了柔和的光线。

发光标志

c面的右下角有处理器和核心图形贴纸,左下角有浅色的VAIO徽标。我相信这能让忠诚的粉丝找到索尼的感觉。

明亮的VAIO标志

16.7毫米外形规格轻薄

乍一看,VAIO z 16 . 7毫米的机身厚度和1 . 17公斤的重量在整个Windows阵营中还可以圈出来。但是与13英寸苹果MacBook Pro相比,14.9毫米的机身厚度和1.37公斤的重量没有优势。至少不是最高级的。

左侧连接器

当然,一切都有两面性,看起来厚一点的气体正在变成更丰富的界面。VAIO Z具有两个全尺寸USB 3.0接口(其中一个支持充电)、一个全尺寸HDMI、一个耳机接口和一个SD卡插槽。与苹果和微软相比,这种界面搭配已经算是厚道了。遗憾的是,VAIO Z没有配备USB类型-C接口。

右侧连接器

不得不说,在今天的笔记本时代,VAIO Z仍然在使用沉没的转轴设计。(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

些落伍,好在转轴的阻尼适中,可以单手开合。

底部下方扬声单元

底座下方两侧则拥有两个扬声单元,宣传中称足以应对百人规模演讲。实际体验无论是播放音乐还是电影中的音频,声音清晰洪亮,极具层次感,但是受到机身尺寸限制,低音略显薄弱。如果在一般室内使用,周围的人完全能够听得到。

静音键盘和触控板

VAIO官方称VAIO Z键盘为静音键盘,日本官方用“不会影响集中的‘沉默键盘’”来描述VAIO Z键盘,据说经过了大量实验来平衡打字声音和手感。

传说中的静音键盘

经过实际体验,VAIO Z键盘键距适中,压力较小,反馈并不是特别明显,手打字声音确实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响度,在较为安静的公共场合也基本听不到声音,而独处时又可以享受敲击的快感。

这对于定位商务旗舰的VAIO Z或许更有意义,毕竟这款产品更多的使用场景便是在人数不少的办公室等。

按键尺寸略小

美中不足的是,按键还是偏小了一些,对于习惯使用Surface键盘盖打字的用户来说,上手会有些不习惯。这也是为了保证按键的间距,不得以牺牲了按键的尺寸。

VAIO Z的触控板与时俱进采用了一体式设计,与MacBook系列或者Surface系列不同,这块覆盖有云母石(云母石,中文别称:绿柱岩。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的片状矿石)的触摸板在初上手时,面板会有发涩,滑动不够流畅,但点击的准确率出色,按键清脆有力。

屏幕

VAIO Z屏幕是我在使用中感到最为满意的部分。VAIO Z配备了13.3英寸IPS 2K液晶屏幕,屏占比为72%,PPI为220。

13.3英寸2K屏幕

从参数上,VAIO Z屏幕算不上主流,但在实际使用时中屏幕不会出现颗粒感或者锯齿感,显示色彩鲜艳、色彩饱满,雾面屏也不会出现过多的屏幕反光问题。

不足之处是,屏幕边框略宽,与目前流行的窄边框设计相比有些滞后。此外屏幕最大开合角度过小,仅100度左右,我时常会下意识地把屏幕再往外压。

由于采用了TDP 35W的功耗设计,VAIO Z的电源适配器也非常小,最大输出总功率仅为44W,并且在适配器上保留了一个5V/1A的USB供电接口,可为USB设备进行充电。充电头与充电接口内部有卡扣设计,可以牢牢固定在上面,需要用力才能插入,插入后还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可以晃动,但不会影响笔记本的供电。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MacBook或新Surface Pro的磁吸式电源接口,除了插拔方便,一旦不小心被电源线绊倒,可以自动与主机分离,不会将电脑摔在地上。

配置:中规中矩续航散热有惊喜

硬件方面,VAIO Z并没有采用当前流行的英特尔第七代处理器,而是采用了第六代酷睿i5-6267U处理器,内置Iris 550核心显卡,配备8GB LPDDR3 1866内存以及256GB的三星SSD硬盘。

CPU信息

关于i5-6267U处理器,这代处理器刚出来的时候,其搭配的Iris 550 GPU被不少媒体表示“堪比不少独立显卡”。

CR15测试

我们用CINEBENCH R15对这款CPU进行了基准测试,单核成绩为134,多核成绩为329,相对于同代的i5-6200U来说有接近20%的性能提升。

GPU信息

虽然很遗憾,VAIO Z不是英特尔最新的第七代酷睿处理器,但VAIO Z TDP 28W的i5-6267U性能在当下仍旧不错,更何况单论性能,第六代酷睿和第七代比起来差异并不大。不过一台售价过万的机器没有配备最新的第七代酷睿处理器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AS SSD检测

VAIO Z配备的是一块256GB的三星固态硬盘,使用PCI-E接口,支持NVMe协议,使用AS SSD Benchmark检测。连续读取速度为2717.47MB/s,连续写入速度则是1152.08MB/s,读写速度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对于轻薄商务本而言,如果读取速度能突破2000MB/s就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VAIO自主研发的ZENG技术

VAIO Z最大的亮点来自于采用VAIO自主研发的ZENG(Z引擎),官方称,这个核心技术有两个心:高密度封装技术和散热设计技术,使用该技术的Z系列笔记本电脑,在确保性能的同时,还能将风扇噪音大幅度降低。它的高性能配置使其远超普通商务本的标准,并且比目前市面上多数同尺寸使用超低电压版电脑都要轻。

双风扇散热设计

此外VAIO Z采用了双风扇散热设计,在机身两侧均设计了散热孔,增强了散热性能。机身底座上方拥有一排散热进风口,在中度使用2个小时左右运行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性能下降,可以感觉到有热风从两侧吹出,散热效果良好。键盘部分也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对于一款轻薄商务本来说这样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

出风口位于机身两侧

续航方面,电源模式调整为平衡、屏幕亮度为75%、音量为30%、保持WiFi网络连接,开启聊天工具,在线播放1080P视频,使用Word等软件进行简单办公。在满电状态下,1个小时30分钟后电量剩余80%。由此估算,在中度使用的状况下续航时间为8小时左右。

总结:VAIO的变与不变

这几年国内PC市场越来越注重细分市场,游戏、商务办公、移动便携等等,越来越多的行业细分产品逐满足着用户的需求,厂商也越来越看重细分领域的产品需求来指导自己的产业升级。想拿情怀让消费者买单,至少在中国市场很难行得通。

VAIO的变与不变

在VAIO退出的这几年,中国的高端笔记本市场大多数被欧美品牌占领,苹果、戴尔、微软等国际大厂商发展迅猛,跨界而来的华为、小米产品线也在逐步壮大。重新回归的VAIO要想夺回阵地,情怀靠不住,产品质量和服务才是硬道理。

VAIO Z推出之后,网上一片吐槽之声,争议的焦点集中于售价,不可否认VAIO Z售价确实值得商榷,但通过这几天的体验,VAIO Z身上还是延续了日系厂商良好的设计理念。与不少厂家完全舍弃易用性,只为极致轻薄不同,VAIO更关注优秀的使用体验。

不管这次的产品有没有达到盼望VAIO回归已经三年的粉丝的预期,VAIO还是回来了,还是三年前那群人在那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