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春秋时期,王侯、经史、医生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的“立言”方式是“动口不动手”,即口头发表思想发言,不亲笔写文章,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官将他们的发言记录在竹简或丝绸上。

并不是他们的所有言论都得记下来,什么该记,什么不该记,选择权掌管在史官手中,选择的标准主要是看这些言论能否给后世的王侯政治提供借鉴。从西周到春秋几百年间,王侯、卿士、大夫们发表的言论不知有多少,但只有极少数思想言论被史官载于简帛。大约在战国初年,这些言论材料被编为一书,这就是《国语》。

  成于众手

  《国语》中最早的“语”,是西周中期王室卿士祭公劝谏穆王(约前1054—前949年)征伐犬戎的言论;最晚的“语”,是公元前453年晋大夫智伯国劝谏智襄子的话语。收录言论材料前后历时五百多年。除了记载周王室之“语”以外,《国语》还收录了鲁、齐、晋、郑、楚、吴、越七国之“语”,而西周春秋时一些重要诸侯国如卫、燕、宋、陈、曹、秦等国之“语”没有收录,主要因为《国语》编者手中缺少这些诸侯国的言论材料。

  关于《国语》的作者,战国秦汉人说是左丘明,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就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丘明是《左传》的作者,如果《国语》也是他写的,那么他就同时是《国语》和《左传》的作者。有些汉人干脆就把《左传》称为“《春秋》内传”,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古人所说的“传”,是指那些解释经典的著作。战国秦汉人认为孔子作《春秋》,尊《春秋》为经典,认为《左传》《国语》都是解释《春秋》的著作。其实,这些说法是不可靠的,笔者经过考证,认为《国语》并不是出于左丘明之手,它的真正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准确地说,《国语》作者是西周春秋时期周王室和其他七个诸侯国的诸多史官。(详细论证可参看《〈国语〉的性质和文学价值》,《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