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第18师迅速占领马来半岛和新加坡,随后进入缅甸,与中国军队进行了首次丛林对决,中国军队失败了。

由于第18师团战功卓著,日军南方军司令部将其誉为“丛林之狐”。

中国军队新38师和新22师退入印度后,刻苦训练,于1943年春展开复仇之役。当时,驻扎在缅北的第18师团和驻扎在滇西的第56师团,都隶属于日军第15军,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曾告诉师团长田中新一“你们第18师团被誉为丛林之狐,但是这支中国驻印军极难对付,乃丛林之虎,万万不可等闲视之。”将中国驻印军称为“丛林之虎”,由此而来。

今天,蜀黍给大家推荐的书就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详尽记述中国驻印军作战经历的书籍——《抗战纪实:丛林之虎》!

推荐理由

一部中国远征军真实、权威、热血与悲壮的抗战纪实史诗。中国远征军在印缅战场的抗日纪实,数百名远征军老兵亲口讲述。中、美、日三方史料互相验证,近七十年后还原最真实的印缅战场。

有些身份终于被承认!有些事实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出口!日本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将印缅战场上的中国军队称为“丛林之虎”。

著名暗访记者、中国最勇敢的作家李幺傻,重走印缅战场,采访远征军老兵,继《暗访十年》后,向历史问真相,只为不负先辈的牺牲与光荣!

内容简介

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详尽记述中国驻印军作战经历的书籍。书中所有情节和细节,都来自于当事人的讲述和史料记载,真实再现了当年抗日战争的惨烈和悲壮。

中国驻印军的主力新一军,这支军队非常特别,它对八路军的游击战非常钦佩,军中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就是《八路军军歌》。这支中国军队在缅北丛林中,依靠大迂回大包抄,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注重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八路军的作战艺术不谋而合。抗战时期,有两支军队的战略战术,让日军损失最为惨重,让后来的军事家津津乐道,一支是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另一支就是新一军的丛林战术。反攻缅甸的新一军,被日军大本营称为“丛林之虎”。

本书正是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

作者简介

李幺傻,抗战老兵后代,出生于陕西关中,著名暗访记者,著名畅销书作家,先后获得“中国最勇敢作家”、“中国十大记者式作家”等称号,十余年来自费寻找抗战老兵数百人,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所著《暗访十年》荣获“年度优秀畅销书”,另著有《边缘罪恶》、《十万男儿血》等书籍十余部。

在线试读

引子: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我的外公是八路军115师的老兵。很小的时候,我常常听外公讲起当年八路军打鬼子的事情。在外公没有成为八路军前,他是红军,和后来的共和国少将丁本淳是战友。

长大后,我知道了外公讲述的那些战争故事都发生在敌后战场,当年的抗战,有过三个战场,一个是敌后战场,一个是正面战场,一个是印缅战场。

这些年来,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故事,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而印缅战场的故事,才刚刚浮出水面。

这本书,我要写的,就是印缅战场。

要写这本书,是因为当年自费采访到一名抗战老兵,他的名字叫黄学文,居住在广西柳城县沙埔镇古仁村。

黄学文以前是第五军200师师部作战参谋。200师是当时机械化程度最高的、装备最好的一个师,师长是戴安澜,牺牲在缅甸战场上。他的名字载入了中学历史课本。

戴安澜负伤和牺牲的时候,黄学文都在身边。他说:“在我们撤回国内的路上,有一次与日军遭遇,双方激战。一颗迫击炮弹在戴安澜身边爆炸, 弹片划开了他的腹部。大家将戴安澜草草包扎,背到安全地带。半小时后, 这股日军被消灭,而我们师长负重伤,599团团长柳树人和600团副团长刘吉汉都牺牲了。”

黄学文说,战士们抬着戴安澜走向回国的方向。因为缺医少药,十天后,戴安澜牺牲。缅甸天气炎热,无法抬着尸骨上路,只好火化,由特务连连长背着戴安澜的骨灰回国。后来,他将戴师长的骨灰安葬在了广西全州。

此前我看过一些文章,文章中记述戴安澜是被日军机枪子弹射中负伤, 他牺牲后,马革裹尸,战士们抬回国内。然而,黄学文所讲述的细节,和一些书籍中的记载有所不同。马革裹尸,相当悲壮,但是事情却不是这样的。 黄学文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他的说法应该可信。

这些年,我采访过的远征军老兵将近百名。在他们的讲述中,一些战争 的情节和细节,和描写这段历史的书籍和文章,都有出入。在这些描写中, 一些关键性的战役,或者语焉不详,或者一笔带过。我想,可能是因为著作者缺少第一手资料所致。

所以,我开始动笔写这样一本书,详细介绍那些年印缅战场上发生的故事。

你可能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