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21年10月8日,美国“海狼级”核攻击潜艇康涅狄格号“中国南海国际海域”相撞,“不明物体”受损,11名船员受伤,冲突事件发生后潜艇升起,然后以水面航行的方式返回关岛基地。

康涅狄格号是最贵的核攻击潜艇

海狼级潜艇是世界上最贵的核攻击潜艇,它的外壳由HY-100钢板制成,强度和拉伸性能优异,下潜深度可达610米。康涅狄格号核潜艇是美国“海狼级”的第二艘,编号SSN-22,1997年9月1日下水,当时总造价30亿美元,约相当于今天的51亿美元。海狼级专为应对前苏联核潜艇而研制,最早计划建造29艘,后压缩到12艘,因为苏联解体并且价格太贵,最终只造了3艘就停了。

造价如此昂贵,性能无比先进的核潜艇,它究竟撞上了什么?难道它搭载的先进设备还不足以发现前方物体吗?

潜艇声纳员在操作声纳

目前绝大多数现役潜艇,无论是常规柴电驱动还是核动力推进、无论是攻击型还是战略核打击型,它们无一例外都是依靠声纳装置来探测周围物体、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的。

声纳利用回波探测物体

当你走进一个空的大房间,能很容易听到自己讲话的回声。实际上大部分物体都会反射声波,只是周围的物体越多、离我们越近时,耳朵就越难分辨回声,因为波互相之间产生干扰,我们的耳朵不足够灵敏。

潜艇利用声纳探测海底情况

水分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即使是白天,在海面以下91米深处,我们也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光子在海水里传播困难,声波却能传得更远。潜艇像幽灵一样潜藏在黑暗中,伺机发起致命一击,声纳系统就是潜艇最重要的传感器。

康涅狄格号上搭载了一套全球最先进的声纳装置,它向四周发出响声,接收反射回来的回声,通过计算回声间隔的时间以及反射回来的波纹来分析周围都有什么物体。军事迷会很快告诉你,这是主动声纳。

康涅狄格号上的声纳装置

在执行任务时,潜艇轻易不会使用主动声纳,因为你发出的声波会被对方舰艇的声纳接收到,这就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为了有效地隐藏自己,潜艇需要降低一切设备发出的声音、用厚厚的吸音橡胶包裹得严严实实,主动声纳更是能不开就不开。

大海很广阔,大多数地方深达几千米,你即使闭着眼睛开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当然了,潜艇指挥官的手里有一套精确的海图,图上标注有海洋的深度、温度、洋流,以及海底山脉的位置。只要按着图示开就基本不会有错——除非海图错了。

中国南海海底相对平坦

中国南海的面积大约有35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1212米,除北西南大陆架区域水深约200米外,中间部分海盆水深超过4000米,核潜艇在这片海域撞到海山的机会很小。但在南海东北部的巴士海峡情况就大为不同,由于菲律宾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挤压,这里的海底山峦叠嶂、海沟纵横、海流复杂,对于潜艇来说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同时在这里航行也很容易出事。

巴士海峡海底山峦起伏

军事大国都需要经常更新他们的海图,特别是对于重要航道的海底情况一定要摸熟摸透。平时他们会派出测量船,拖着强大的声纳浮标来回扫测,或者利用无人潜航器在重点区域反复游弋。战时熟悉海底地形的一方不需要打开声纳都能畅行无阻,不熟悉海情的一方必须打开声纳才能通过,否则就会有撞山或搁浅的危险,而一旦打开主动声纳,就等于告诉对方:“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潜艇撞山

海底的地形并非一成不变。太平洋西部海底就活跃着一条火山地震带,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经常有新的高山从海底隆起,同时也有一些山峰发生坍塌。2005年1月8日,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旧金山号”(SSN-771)因为高速撞击一座海图上没有的山峰,导致艇艏几乎全毁,1死98伤。好在潜艇的耐压内壳没有漏水,勉强开回了基地,舰长穆尼因为“违反关键航行和操作程序、玩忽职守”被撤职。

严重损毁的旧金山号核潜艇

康涅狄格号核潜艇究竟撞到了什么?在哪个位置发生碰撞?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碰撞?为什么拖了一个星期才公布事故?美国至今依然三缄其口。这也容易理解,毕竟核潜艇的活动目标和行动轨迹是一国最高机密,轻易不肯泄漏。

从目前已知情况分析,康涅狄格号应该是在巴士海峡撞到了海山,这座海山要么没有出现在海图上,要么是潜艇的指挥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操控核潜艇,从而人为酿成安全事故。

这艘9000多吨的核动力潜艇能以35节的极速在水下航行,以如此快的速度撞山必然是艇毁人亡。由此可见发生碰撞前它应位于海情复杂区域,行进速度很慢,损毁程度不大,尚能自主上浮开回基地。

英法核潜艇曾经相撞

目前还不能排除康涅狄格号撞到其它物体,甚至与别国潜艇相撞的可能性。2009年,英法核潜艇就曾在大西洋海域发生过碰撞,因此美国核潜艇到底撞的是什么,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证实。

#起底南海撞上不明物体的美国核潜艇#

#美国核动力潜艇在南海撞上不明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