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翔十堰新闻记者吴忠斌21日上午报道,十堰市委宣传部、十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建市50周年系列记者招待会第十二届在市民服务中心举行。

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科技局围绕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成果进行发布。

建市50年来,我市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方取得骄人成绩。

网络配图

市教育局:奋力建设教育大市教育强市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傅良华介绍,建市50年来,我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奋力建设教育大市、教育强市。

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698所,在校学生57万,教职工45000人。其中,高等教育学校4所,普通高中2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所,初中153所,小学426所,教学点482所,幼儿园585所,特殊教育学校7所。

我市高等教育学校各具特色。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全国惟一一所以汽车产业链科学布局的本科院校;湖北医药学院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8地市惟一一所本科医学院校;汉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形成以教师教育专业为基础、非教师教育专业协调发展的发展格局;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大力实施学前教育3个3年行动计划,每个乡镇基本建成一所普惠性中心幼儿园,基本形成“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89.5%。

网络配图

义务教育普及均衡发展,大力实施标准化建设,小学、初中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取得了“三个省级示范、两个省级先进”的优异成绩。

高中阶段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毛入学率达到96.15%。全市普通高中形成了省级示范、市级示范和一般高中,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多层次、特色化办学格局,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中职技能大赛连续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

特殊教育初步形成了康复-教育-职业培训于一体的办学体系,三类(智残、体残、肢残)残疾儿童实现了学前康复、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全覆盖。

我市在教育扶贫攻坚过程中,全力保障弱势群体子女有学上、上好学。学前教育聚焦“公益普惠”,通过实施3年行动计划,基本实现一个乡镇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义务教育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全市5年来累计投入23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校舍100多万平方米,学校全部达到教育部“二十条底线”要求。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统筹各类资助资金11亿元,共资助学生64万人次,实现了学段、公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

市卫健委:全市医疗机构增长4.38倍

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严彬介绍,建市50年来,一代代“卫健人”以人民健康为己任,用担当和奉献推动了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从世界卫生组织用来衡量各个国家健康水平的3个指标来看:我市人均期望寿命从1979年的64岁(建国初为35岁)提升到2018年的78.08岁;婴幼儿死亡率从1981年的70‰下降到2018年3.32‰(建国初期为200‰);孕妇死亡率由1980年的44/10万下降到15.22/10万(建国初期为1500/10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省平均水平。

从卫生健康资源核心指标看,全市医疗机构由1969年的648个增加到2018年的2839个,增长4.38倍;每千人医院床位数由当年的0.85张增加到8.73张,增长10.27倍;每千人执业医师数(含助理执业医师)由当年的0.66人增加到3.04人,增长4.6倍;每千人注册护士数由当年的0.21人增加到3.84人,增长18.29倍。

卫生健康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在城区,15分钟医疗圈基本建成;在农村,每个乡镇都有一个政府办的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政府办的标准化卫生室。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先后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6个,建成标准化“国医堂”129个,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改革的叠加效应逐步显现。

公共卫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和重大疾病防控防治政策,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超过99%;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分别由1969年的10236.98/10万、9.86/10万下降到2018年的321.15/10万、0.88/10万;成功消灭了天花和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基本消除碘缺乏病,有效控制了麻风病、疟疾等曾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

健康扶贫政策给贫困人口带来多方面实惠,贫困人口看病负担明显减轻。住院就医报销比例从2016年的59.52%提高到2019年的88.64%;门诊慢病由22种扩大到33种,每月定额内报销80%。贫困人口就医更加便捷。全面落实“四位一体”一站式结算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只需出院后支付自费部分,让贫困人口方便看病。同时推出签约服务,给每一个贫困户配备一名家庭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让贫困人口少生病。据统计,仅2019年1至10月,全市贫困人口受益68.08万人次,其中住院29.31万人次,门诊慢性病取药38.77万人次,健康扶贫成为贫困群众受惠面最大、得实惠最多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市科技局:科技创新 由弱变强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其乐介绍,建市50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取得骄人成绩。

通过承担或参与实施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我市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科技支撑引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围绕建设国家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创新示范区,我市参与实施了“国家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大型数控伺服压力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了汽车及装备领域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进了我市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了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重大成套装备数控化和智能化水平。围绕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大战略,我市承担了“黄姜皂素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产出了一批清洁生产、环境防治等领域的重大技术成果,为我市产业转型发展和环境防污治理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通过承担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先后涌现出一批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粗具规模。自2008年国家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以来,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队”不断壮大,由2008年底的12家,增加到2018年底的264家。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11年底的72.3亿元增长到2018年底的289.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1年的8.5%提升到2018年的16.6%。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居于全省前列。

全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2008年以来共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1000余项,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近500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80%,特别是农业“两杂一膜”(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地膜覆盖)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帮助十堰人民实现了千年期盼的“肚儿圆”梦想。

全市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全市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已逾百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科技孵化器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工程技术中心28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7家、众创空间15家、科技孵化器9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人入选省百人计划领军人才。2016年以来,我市先后有24项优秀科技成果获评“中国好技术”,数量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报料电话:0719-8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