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的工资传来,奋进了半个世纪。

——贵阳中医学院成立50周年纪录片

丰富多彩的贵州网络新闻(本网记者李元丽)反而是探路的长盛横晴微。

贵阳中医学院自1965创办,至今已五十周年。

五十年一路行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贵阳中医学院以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己任,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培养中医药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成绩。

五十年继往开来,矢志不渝,贵阳中医学院正朝着建设成为立足贵州、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多科性中医药大学目标砥砺奋进。

艰苦创业 逆境坚守

1965年初,由部分著名老中医共同提出的“创建贵阳中医学院”的建议,引起贵州省委省政府、卫生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并获得支持。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当年,经国务院批准,贵州省历史上第一所中医药高等学府创立。

半个世纪前的国情省情,决定了这所高等学府必定历经创业艰苦。

贵山之阳,东山脚下,南明河畔,甲秀楼旁。

条件有限——10多万元办学经费,60亩校园,两幢楼房,两个实验室,一个显微镜室、一个标本室,小礼堂兼作教室;100余名教职工各家数口挤在一间斗室,因陋就简……

梦想无垠——缺乏教材,老师们自编、油印,50多位教师几乎人人身兼多门课程;数百名学生学而不厌,如饥似渴……

基础甫奠,风雨骤来。1966年起,“文革”席卷。

全国,学院各项工作遭到干扰和破坏。身处逆境,贵阳中医学院人没有放弃服务发展,积极参与资源调查、巡回医疗、农村办学,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取得大量来之不易的成果;一些专家领受国家任务援助非洲几内亚比绍,坚守着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初心,以仁心仁术,谱就一曲曲妙手回春之歌,在大洋彼岸流传至今。

励精图治 继承创新

春风化雨,万物复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阳中医学院各项工作回到正常轨道。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招生。岑寂多时的贵阳中医学院校园,又现期盼多时的弦歌一堂景象。

十年“文革”,致使贵州省中医教学人员严重匮乏,中医临床人才严重不足。1978年,贵阳中医学院开办中医研究班,从报名的700多人中录取56名。两年后,从中遴选30余名留校工作,充实了师资力量。此后,第二届中医研究班开办,引进人才工作持续进行,学院教师队伍日渐壮大,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科研成果在国内产生影响。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贵阳中医学院代有人才:袁家玑、许玉鸣、王祖雄、石玉书等国手如列宿高悬,星光璀璨;杨济中、林修灏、陈德媛、冉懋雄等名家致力贵州民族医药发掘整理,成就卓显;石恩权、彭显光、沈冯君、时光达等杏林妙手引西济中,推陈出新;国医大师刘尚义更成为当代贵州名医的杰出代表。大师亲炙,名家承训,成为校园一道耀眼的风景。

1981年,贵阳中医学院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同年,贵阳商业医院划入成为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01年,贵州省中医研究院整体并入,临床与科研得以加强。2014年8月,花溪校区建成,学院主体迁至新校区,校园总面积增加到1800亩,形成南、北、花溪3个校区,在校生突破万人,规划容纳学生1.7万人的办学格局。

学校由最初的一个系,发展为现有的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等16个二级院(部),有中医研究所、中药研究所、民族医药研究所等10余个科研机构。迄今,贵阳中医学院已成为集教学、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巍峨殿堂。

凝心聚力 深化改革

2005年以来,贵阳中医学院进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的新时期。学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加了中药制药、中药栽培等9个专业(方向)。

为顺应和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2015年又获批新建苗医药学院和中医养生学院两个二级学院。学校实施青年教师“种子”计划,开展各种教学竞赛,评选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活动,切实加强教学能力建设。启动实施卓越中药师、卓越中医师培养方案,构建起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教材建设硕果累累,教师主编、参编教材158部。

教学质量工程成绩突出,获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7个,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7个;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2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1项;涌现了一批省级教学名师。

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建成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5个,承担省级以上专业综合教改项目4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外合作办学稳步推进,“贵州省千人留学计划”平稳启动。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高校平均水平,年终就业率总体保持在90%以上,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五十年来,贵阳中医学院作育英才4万余人,涌现出大批弘扬中医文化、服务经济社会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加强科研是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呼唤。贵阳中医学院科研工作持续向纵深发展,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来获批科研项目1406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项48项,发表学术论文3217篇,出版专著58部。

新时期,贵阳中医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明显改善,学院现有的800余名教职工当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22名,硕士生导师315名,博士生导师5名。高水平人才不断涌现,现有国医大师1名,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17名,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师资建设成效明显。

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贵阳中医学院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取得重大突破,现有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

近年来,贵州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做大做强大健康医药产业,并主打民族药(苗药)特色。作为贵州省唯一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贵阳中医学院在苗医药文化的研究及苗医药特色学科设置、人才的培养上,为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的崛起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障。

服务社会 “产学研”协同

即将来临的“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把中药、民族药产业作为贵州省“五张名片”之一大力打造,贵阳中医学院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是贵阳中医学院的办学特色。学校多层次的苗医药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保证了基层民族医药人员的提高和再教育,首创的苗医药本科教育,至今仍是国内唯一基地。学校作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副会长单位,承担着推动以苗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和发展的重任。目前,该校与美国、法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及国内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贵州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发展。

五十年来,贵阳中医学院形成了贵州省最完整的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研究体系,正进行中药民族药资源开发、种植、鉴定、方药配伍、化学、药理学、毒理学、药剂学及新药临床研究等一系列中药民族药研究工作,每个环节对贵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均起到了很强的助推作用。学校主持和参与开发的中药民族药产品有43个。目前上市的154个地标升部标的苗药品种,70%由学校人员和毕业生开发或参与开发。其中,有8个单品种年销售额均超过亿元,“仙灵骨葆胶囊”三年前销售额已超过8亿元。

贵阳中医学院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组织的“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和“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近年来,学校与省内十二家著名制药企业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研究经费达700万元,企业获得的项目总产值达16.8亿元。

2009年,贵阳中医学院承担的“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确定贵州现有中草药资源4802种,使贵州中草药资源种类跃居全国第二位,并且建立了中草药资源数据库,为贵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新近通过审批的“贵州省现代民族药(苗药)协同创新中心”,将与澳门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贵州同济堂、贵州百灵等单位构建联合创新体系,进行民族药大品种改造、中药新药研发等深度合作。

追求卓越 筑梦未来

“发展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是我们的战略选择之一。”3月2日,在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上,现任贵州省委书记、时任省长陈敏尔如是说。

2015年5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支持苗药做大做强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巩固发挥贵州省苗药特色优势,支持苗药产业加快发展。

大健康,云时代,黔苗药!负载了传统与现实的交汇与交融,承受着艰辛与光荣的历史和未来,贵阳中医学院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激情燃烧、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新时代。

贵阳中医学院将全面实施“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按照“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总体要求,不断优化办学结构,凸显办学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深化科研改革,不断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力争实现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努力建成立足贵州、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多科性中医药大学。

老树根深,枝繁叶茂。“厚德明志,笃学力行”。与时代同声共频,“十三五”期间,贵阳中医学院人将谱写出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