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松

这段时间我觉得家里东西太多,看起来很拥挤,甚至因此引发了家庭矛盾。(莎士比亚)。

就在上个月,孩子妈妈买了一堆青苹果,然后我发现几天了,苹果还在那里,我有些烦躁,质问她为何买了却不吃,不吃干嘛要买?两个人一激动就吵起架来,持续了一个星期的冷战。

东西多,主要是我与孩子妈妈都属于冲动型的购买者,看到网上有什么东西,第一印象觉得还不错,价格也相对实惠,便果断下单。其结果是,到家后发现很多东西用得不舒服,比如不少衣服穿得不合身,一些零食吃不出想要的那个味,然后就静谧地呆在那里,比比皆是。

加上两个孩子堆积如山的各式玩具、每年生日收到的各种礼物,家里的空间越来越挤。

“简约生活”“少即美”“断舍离”等新观念,很难阻挡消费主义时代情境下,人类对物质文明的追逐,加法的频次永远比减法多。尤其是我们这一辈人,小时候体会过物质的匮乏,很多东西虽然不用,但丢了觉得可惜,于是忍住不丢;不丢吧,用不上,还占地方。

于是,纠结与两难的心态萦绕在不少家长们心头。

面对没有空间盛放但弃之可惜的物品,怎么处置呢?

目前较为通行的做法,是有关人员在小区适当位置安放了旧货回收柜,小区居民将家里穿不上或多余的衣物洗净、折叠和打包,作为捐赠物品丢进回收柜。但这种回收柜更多限于回收衣物,不接受或不合适接受其他物件的捐赠。

更让人倍感无奈的是,捐赠者对于回收衣物的去向、接收方、多大程度改善了接收方的生活质量等一无所知,捐赠者的初衷当然是做好事,但做成与否,压根无从知晓。

可喜的是,近年来在一些城市和地方出现了一些互助与共享社区。我一位朋友告诉我,她上周在小区微信群里发布了免费捐赠九成新的儿童课桌椅的消息,不到半小时,三家人表达了希望得到的意愿,她于是对三家进行了实地走访和了解,最后给了最需要该套桌椅的家庭。

另一位朋友的小孩从初中升入了高中,决定将其小学和初中的复习资料捐出去,最终,小区里的八位小朋友成为受益者。

一般而言,互助与共享社区共享的物品大体分两类:一类是儿童衣物(成人衣物一般放入回收柜);一类是有相当使用价值的物品,如折叠床、婴儿车、跑步机、厨房用品、学习用品等。

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具有多重意义:践行节约与低碳,延长物品使用周期,鼓励循环利用;对抗陌生人社区与陌生人社会,增进社区互助精神,提升社区凝聚力与认同感;将助人为乐精神根植于小朋友们的心田,培养其乐于分享与分担的集体意识。

这种新物质观值得发扬,因为它借由物的传递,达致情感的传递,进而建构人的亲密关系。

未来,或许还可以在共享社区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更新与完善。通过宣传与教育等形式,广泛传播旧物或二手货再利用的新观念,让居民从心底逐步打消“接受别人的馈赠很丢脸,很掉面子”的既有认知与心态,丢弃“消费鄙视链”“嗟来之食”等腐朽与落后观念。

比如,可以发起成立社区分享日。社区居委会组织和领导,全体居民参与和策划,从线上走到线下,设置固定的社区分享日,通过街坊邻里物品捐赠、物物交换、低价售卖等多种形式,让分享更接地气。

当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这样的共享意识,就更加利于践行低碳与环保理念,从而遵循节约型与集约型社会原则,倡导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阻止消费主义异化为过度的物质主义,减少或克制纵欲式、炫耀性与攀比性消费。

你看,一次吵架,让我联想到这么多。我不觉得是自己想多了,而是类似的工作我们做得太少,才滋生了很多烦恼。让我们一起行动吧,把不必要的物质分享出去,我们获得的是精神收益。

责任编辑:王磊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张艳